济宁孔子国际学校自2009年委托给苏州外国语学校管理以来,苏外的办学理念便在这块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科学务实、自强不息、追求完美”的校风,已铸进每一位教师的灵魂;“仁、达、雅、智、信”的校训已成为每一名济外学子的精神指针。
如果说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显性部分,那么规章制度则属于隐性文化。学校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制”;第二层次是制度管理; 第三层次是靠文化来管理。制度管理是通向文化管理的必经阶段,而且是学校师生乃至家长共同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济宁孔子国际学校作为一所新建校,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缜密的制度体系。而规范化、精致化是学校规章制度的灵魂与精髓。
关于教学,总校长曹伦华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它的完美是我终生的追求。”我们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就是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从备课、上课、课下辅导以及作业批改、单元过关再到成绩分析,要求做到“六认真”。各学部主任、分管主任与各科教研组长组成严密的监控体系,层层把关,层层负责。为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实行天天听课、周周教研。教研组内教研课、推门课多种形式关注课堂。听课必评,人人参评。近几年来,一百多名青年教师很快崭露头角,成为课堂上的中坚力量。
学校以每月“儒雅班级”、“儒雅学子”的评比为总抓手,以每月的主题活动、每周的升旗仪式、班会,每天的晨会为德育平台落实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习惯养成。每年以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双语节四大节为统领,为学生提供了读书、动手、发展兴趣、展示能力的舞台,培养高雅气质。以传统节日和国际节日为载体的节日文化让孩子们体会中西方文化的水乳交融,兼容并蓄。除了常规的学科教学以外,还开设了钢琴、古筝、萨克斯、油画、创意色彩、书法、陶艺、舞蹈、日语社、摄影社、文学社、机器人、跆拳道等20多个兴趣组和社团,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学校要求学生周一至周五统一穿校服。这不仅有效避免了学生在穿着方面的攀比,而且款式新颖、国际范儿十足的校服,更展现了学生温文尔雅的风范;校徽校名点缀的书包,传递着学生胸有成竹的自信,书包上荧光的安全背带折射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安全舒适的校车,传递着家校之间的那份安心……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的学生家长是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对学生教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学校把家长当作真正的朋友,为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平台。学校成立了家委会请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与实施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曹校长寄语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全体教师:“振兴民族的希望是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是教师。教师是山,学生是水。只有碧水青山,方能如画风景。我们要给每一个学生真诚的爱,让每一个学生愉快地学,激励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让济宁孔子国际学校真正成为培养英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