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据大众日报济宁报道,“当我第一次去南京的时候,百度告诉我,南京的夫子庙是必须去的。当我去到夫子庙时,才知道里面供奉的是孔夫子。”5月16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共青团山东省委、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办的“修身立志 圆梦中华—中华学子朝圣行”第二届第一期活动在曲阜拉开帷幕,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巴德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夫子庙里,我听导游介绍孔夫子是所有中国人公认的圣贤。我想,有一天我一定要来山东拜谒中国的圣贤。今天我来到曲阜,向孔夫子行礼,感觉很神圣很神奇。”巴德说。
“行礼时,男士左手要搭在右手的前面,女士右手要搭在左手的前面。”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乌丽向同伴纠正着动作。随着祭师傅“一拜,起;再拜,起;三拜,礼成!”的节奏,来自中亚、中东等国家的70多名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与中国石油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的学子一起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行揖礼三拜,拉开了第二届“修身立志 圆梦中华——中华学子朝圣行”活动的帷幕。
已经来中国两年,在南京理工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的乌丽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之前看过有关孔子的书籍。一直都觉得孔子非常神圣,今天来到这里非常激动,让我对孔子文化更加了解,充满了兴趣。”乌丽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行拜师礼结束,学子们齐声诵读《论语》经典名句,以此来表达对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崇敬之心,深切感悟古圣先贤的博大智慧。来自佛得角共和国的萨莫拉读得磕磕绊绊,不时向同学请教并用拼音标注。“我知道孔子是中国人的老师,读他的教导还是第一次。很多道理很有意思,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来到曲阜,就感受到了朋友般的热情。”萨莫拉对记者说。
拜师仪式结束后,学子们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时的路线参观了孔子研究院,纷纷在习总书记驻足的地方拍照留念。重温习总书记曲阜之行发表的重要讲话,学子们通过参观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后举办的游学讲座上,孔子后裔孔祥林作了《崇德、报本、教化——孔子庙的社会功用》专题演讲。讲座让学子们对孔庙的重要功用有了全面了解,并对祭祀孔子的意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巴德告诉记者,除了南京之外,他还到过中国的很多城市,发现很多城市都有夫子庙之类的供奉孔子的庙宇。“听了这个讲座,才明白孔子庙不只供奉孔子,还是教化民众的地方。以后再到各地旅行时,我可以给朋友们讲这些知识了。”巴德说。
讲座结束,来自也门的卡迷乐绘声绘色地与大家交流了他学到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也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像孔子这样有知识的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那像我们这样的学生当然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和感受。”卡迷乐说,“我来中国之前就对孔子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是和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一样有智慧的人物。等我来中国后,更多地去了解孔子的故事,学到了很多。”
拜师、诵读、参观、踏访、游览、讲习、交流……一天下来,行程满满当当。但一天中听到的是学子们对先师孔子的啧啧赞叹,看到的是学子们学习讨论的认认真真。他们踏上的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是一次亲师励志之旅,是一次荡涤心灵之旅,一次收获满满的朝圣之行。
拜师仪式毕恭毕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