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中华母亲节推进大会暨201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纪念孟母、孟子大典日前在孟子故里邹城市举行,尘封百年的祭孟祭孟雅乐在本次大典奏响,再现中国古代“黄钟大吕、金声玉振”公祭先贤的宏伟景象。
中国历史上孟子第一次享有封号是宋元丰七年五月(1082年)追封孟子为邹国公,配享先圣位次兖国公下。第一次公祭祀始于宋政和五年(1113年)。所用乐器、乐章、服饰程序均为宋徽宗钦定。仪式有:按“鸣赞”、“引赞”的呼吟,整个过程由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和送神共六部分组成。宋代的宫廷雅乐在我国雅乐的发展中不仅标志着转折的地位,而且在整个雅乐体系中比较富有代表性。随着金、元入主中原,宋代祭祀孟子乐章散失。金、元、明、清代又都重新制定了乐章祭祀孟子,但较宋代雅乐已经想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
此次纪念活动是邹城市推进“文化突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之一,是国内外首次恢复使用“黄钟大吕、金声玉振”的宋代雅乐纪念活动。据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主任米怀志介绍,邹城市非物资文化遗产中心联合本地民间文化学者阅遍《邹县历代县志十种》、《孟府档案》、《日本宫内省宋元汉籍》、《文渊阁四库全书》等大量相关书籍,最终挖掘整理出宋政和五年御制的祭孟雅乐。礼乐伴奏皆为现场演奏,形象地阐释孟子思想中“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等思想,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据了解,为弘扬优秀的邹鲁传统礼乐文化,邹城市于2014年成立“邹鲁礼乐团”,组织专家学者依据《四库全书》、《邹县志》、《三迁志》、《孟府档案》 等历史文化古籍,历时一年多,挖掘整理出宋代历史上首次祭孟的全套雅乐及四佾舞图文,并于2014年冬至祭孟时推出大型礼乐文化剧《礼乐邹鲁》。今年,邹鲁礼乐还被选定为山东省旅游形象代表在江浙地区进行巡演。
祭祀大典上的乐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