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4月28日,“2015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在孟子故里山东济宁邹城市举行,包括“海东邹鲁”韩国安东市、我国台湾地区台北市在内的海内外共计37个邹鲁文化城市的嘉宾代表及邹鲁文化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参加活动。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围绕“邹鲁文化的渊源与传承”“邹鲁文化的时代价值”“邹鲁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等主题深入开展了交流研讨,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与会城市重温了去年发表的以“天下邹鲁,一脉相传,团结协作,继往开来”为主旨的《邹鲁文化城市宣言》,并在签名版上签名留念,共同推进“邹鲁文化”挖掘提升、繁荣发展。
会议最后,邹城市文化、旅游、广电部门与参会邹鲁文化友好城市签订了《邹鲁文化城市文化旅游战略合作意向书》。孟子研究院分别与韩国安东MBC电视台、韩国世界儒教文化财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表示,邹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孕育出了孔子、孟子两位圣人,孔子在这里收徒讲学,整理六经,创立儒学。孟子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儒学渐趋衰微之际,继道统,辟邪说,著《孟子》七篇,继承发扬孔子学说,奠定了儒学的中心地位,从此儒家学说被称为“孔孟之道”,“邹鲁”也成为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千百年来,备受尊崇,影响深远。
福建省南平市政协主席张建光表示,邹城作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连续两年举办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广邀海内外邹鲁文化城市参会,提供相互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这种“士不可不弘毅”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令人钦佩。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孟子研究院院长王志民表示,“邹鲁之风”历来成为一地优良文化风气的代表,发扬“邹鲁之风”,对于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邹鲁之风”肇端孔子,始于鲁,兴于子思,扩于邹,盛于孟子,风行邹鲁,并由士风演变为世风,由邹鲁之地发源进而传播影响到全国。
韩国安东市安东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润和表示,儒学作为传统文化遗产,在现今仍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基础,“邹鲁之乡”将会发挥“东方之光、希望宝藏”、“回归道德之中心地”的一切作用。
当天下午,与会的37个邹鲁城市代表及嘉宾到市护驾山植物园共植象征扩大城市交流与合作、传承和弘扬邹鲁文化的“邹鲁文化城市纪念林”,并到“邹鲁重镇”、邹鲁文化发源地——峄山寻根探源。
据了解,邹鲁是儒学的发源地,以鲁之孔子、邹之孟子而著称于世,邹鲁作为文化昌盛之地的代称,历来备受尊崇,在中国各地有“滨海邹鲁”、“江南邹鲁”等诸多称谓,韩国安东市有“海东邹鲁”的美誉。邹城市是作为邹鲁文化的源头,一直致力于以孟子思想为核心的邹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先后设立了孟子研究院,开展了邹鲁文化探源工程,成立了邹鲁礼乐团,恢复了儒家传统礼仪,组织了“孟子修学游”、“孟子思想与邹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文化活动,邹鲁文化在孟子故里家喻户晓、熠熠生辉,成为邹城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