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作为山东省第23届省运会开、闭幕式和山东省第9届残运会开幕式及各项赛事举办地,济宁体育中心在完成了省运会的“重大使命”之后,各个场馆的发展一直为市民所关注,是否开放?如何运营?记者了解到,经过短暂的赛后调整,4月18日,济宁体育中心终于面向市民开放,进入场馆正式运营阶段。
开放日当天,整个场馆内热闹非凡,“市民喜乐舞台”上,退休的老干部模特队在舞台上一展风采,“你方唱罢我登场”,稍后登台的小模特们也不甘示弱,他们活泼可爱,“小模特步”还真是走得有模有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这么好的体型和状态,这和我们平时多运动是分不开,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能带动更多的老年朋友们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让生活充满色彩。”老年模特队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这样告诉记者。旁边一位八九岁模样的小模特迫不及待地说:“原来爸爸妈妈每天除了上班,周末就呆在家里看电视,自从我报名参加模特班后,我们是全家总动员,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这边“老少乐”,那边的亲子游戏也不示弱。游戏分两步,需要大人抱着孩子并让孩子抱着排球走前半段路程,接下来大人和孩子一起爬过剩下的路程,先到终点就是胜利者。看似简单,但却需要家长和孩子默契配合。参赛的张先生气喘吁吁地说:“孩子体重超标,我平时也是缺乏锻炼,抱着他根本跑不动。场馆开放了就方便了,以后一定要加强锻炼,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增进父子感情。”当天还举办了魅力好声音海选、够级大赛、颠球大赛等一系列市民可以体验的活动。
活动的举办方看着沉浸在运动乐趣之中的人们,也十分感慨,“以往,苦于没有场所举办公益活动。现在场馆定时对外开放,帮我们解决了场地问题,也极大地发挥了赛后场馆的‘余热’。”
纵观各地,不乏因大型赛事兴建的场馆,在赛事后搁置到荒废的情况。赛后如何让场馆发挥余热,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让济宁体育中心场馆继续发挥作用,早在2013年7月8日,市政府就同广州珠江体育文化发展公司签订合同,由其负责济宁体育中心的运营管理。体育中心顺利完成23届省运会开、闭幕式和省第9届残运会开幕式及各项赛事后,便立即转入赛后营运和维护的工作中来。
据了解,济宁体育中心此次开放的项目中,包括体育场馆的开放、免费或者低收费制度的推行、众多节假日活动让市民免费参与,并且每年面向市民发放各个项目的体验票等,下一步会更加规范起来。记者了解到,周一至周五的上午12点前,乒乓球项目和羽毛球项目对市民免费开放,每年的8月8日全民健身节,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项目对顾客免费开放,另外在其他的时间也会低价向市民开放。
场馆的开放受到市民朋友的广泛好评,当天专门体验了游泳馆的张先生感慨地说:“省运会时,只见运动健儿们在场馆奋勇竞赛,何曾想过自己也能有机会在专业的场地过把瘾。听说以后会有更多场馆逐步的对外开放,让更多市民有机会、有场地进行锻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济宁将会掀起继省运会后的又一轮运动高潮。”
除日常向群众免费开放,场馆的运营也备受广大市民关注。济宁珠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朝辉介绍,体育中心将秉承“开源节流、规范创新,多办活动、聚集人气,打造品牌,自主发展”的方针,引进国内著名体育赛事,创办自主品牌赛事,开展群众性竞赛、表演、健身等活动。另外,拓宽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积极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休闲、文化演艺等业态,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多元的体育服务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