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3日在孔子的诞生地尼山举行乙未年春季祭孔大典,纪念这位儒家学派创始人诞辰2566周年。
3日,尼山雅乐悠扬,庄严肃穆,绘有孔子弟子72贤的72面道旗随风飘扬,200名学生诵读着《论语》章句,乙未年曲阜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在这里的孔庙举行。这也是自曲阜春季祭孔活动于2008年恢复以来,第八次在清明之际祭祀孔子。
上午9时30分,伴随着庄严肃穆的音乐颂歌,尼山孔庙大门缓缓开启。在司礼官引导下,来自海内外参加活动的人员整理衣冠,拾级登上高台,来到尼山孔庙前,依次向孔子像敬献花篮,行鞠躬礼;孔子后裔代表盥洗,上香。
围绕修学需求,以六艺主题为背景,尼山书院前设立了礼、乐、书3大展区。数名身着古代服饰的礼生,在礼区现场演绎中国古代传统礼仪,乐区则演绎中国古代雅乐;在书展区,曲阜知名书画家挥毫泼墨,在宣纸上书写《论语》中有关“仁”的章句,吸引嘉宾驻足观看。
尼山夫子洞前,学童们端坐整齐,启蒙开笔礼仪式准时举行。学童们在师长的带领下,正衣冠,依照礼节,依次向先师孔子像、启蒙老师行礼,并击鼓明志,嘉宾为学童朱砂启智,指导学童开笔。
祭孔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最初每年只有秋季一次,至东汉时实行春秋两祭制,其后又发展到春夏秋冬逢节必祭,但还是以春秋两祭为主。
春季祭孔大典鸣赞李文广介绍说,祭孔大典程序严谨、繁琐,千百年来得以延续,受传统祭奠先师礼制影响深远,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对先祖的感恩、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尼山孔庙位于曲阜市东南约28公里处的尼山东麓。尼山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为避圣讳,故名尼山,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地。
相关报道:
2015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尼山孔庙举行
孔孟之乡网讯 4月3日上午9时,2015乙未羊年春季祭孔大典在尼山孔庙大成殿隆重举行。上午9时,在庄严肃穆的古乐声中,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在司礼官的导引下,到尼山孔庙大成桥前站位肃立。颂歌悠扬,长号齐鸣,古老的尼山孔庙大成门缓缓打开,领导和嘉宾整理衣冠,拾级登上高高的台阶,来到尼山孔庙大成殿前。
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代表,曲阜市主要负责人李长胜、刘东波、李玲、孔令玉等依次向至圣先师敬献花篮,行鞠躬礼。
曲阜市人民政府市长刘东波恭读了祭文。
祭孔仪式后,参礼嘉宾在尼山孔庙西侧的启圣门前观看了古乐演奏,在尼山书院前观看了古时成人礼加冕仪式,在尼山书院前举行的曲阜书法家挥毫泼墨“文化曲阜书香尼山活动,在孔子诞生地尼山夫子洞前举行了学童启蒙开笔礼仪式。开笔礼仪式主要包括正衣冠、拜师、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坤灵洞许愿等六项内容。第一项,正衣冠。学子们自正衣冠、互正衣冠。第二项,行拜师礼。全体学子在师长的带领下,依照礼节,依次鞠躬,向先师孔子行礼,向启蒙老师行礼。第三项,朱砂启智。领导和嘉宾手持铅笔以橡胶擦头蘸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为学童朱砂启智,并送以祝福话语,谓之“朱砂启智”。第四项,击鼓明志。嘉宾击鼓三声,然后学子们依次击鼓,谓之“击鼓明志”。第五项,启蒙描红。启蒙老师范写大楷“人”字并讲解书写姿势;学生毛笔描红;现场领导、嘉宾、师长指导学生开笔。第六项,坤灵洞许愿。学童们在许愿牌上书写自己的愿望,寓意鱼跃化龙。
有关专家学者,全国重要客源地重点旅行社代表,曲阜市负责同志、曲阜各学校代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记者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据悉,今年是曲阜恢复春季祭孔活动的第8年。春季祭孔与孔子诞辰在阙里孔庙举行的秋季祭孔大典,形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序呼应,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是对祭孔大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与完善,极大地丰富了中外游客在曲阜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
相关报道:
曲阜隆重举行2015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
2015年4月3日,孔子诞生地尼山雅乐悠扬,庄严肃穆。

从东面公路进入尼山孔庙景区的迎宾路两侧,绘有72贤的72面道旗随风飘扬,200名学生诵读着《论语》章句。孔庙前面的智源溪桥及棂星门上也都特地裹上了红黄绸带。大成门前摆设了特钟特磬,大成殿院内则悬挂了1套编钟编磬。尼山孔庙内外装饰一新,气氛森然。

上午9时30分,古老的尼山孔庙大成门缓缓打开。在身着古代服饰的司礼官导引下,肃立在尼山孔庙智源溪桥前的领导和嘉宾们整理衣冠,开始沿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
圣地起雅乐,清明祭先师。乙未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
清明时节的尼山孔庙,松柏青翠欲滴,格外肃穆清新。曲阜市四大班子领导、嘉宾依次敬献花篮;曲阜市人民政府刘东波市长恭读了祭文;所有参礼嘉宾集体向至圣先师行三鞠躬礼。乙未年曲阜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圆满礼成。
祭孔大典后,参礼嘉宾从尼山孔庙西侧步行,穿过由“礼、孝、悌、忠、恕”展示牌组成的走廊,来到了尼山书院前,参加以“百姓写《论语》–仁”为主题的“文化中国·书香尼山”文化活动。
围绕修学需求,以六艺主题为活动背景,在尼山书院前设立了礼、乐、书3大展区。数名身着古代服饰的礼生,在礼区现场演绎着中国古代传统礼仪。乐区则现场演绎中国古代雅乐。因为活动主题是“百姓写《论语》–仁”,因此,书展区成为活动的重点。在书展区,曲阜知名书画家们聚精会神,挥毫泼墨,在长长的宣纸上书写着《论语》中有关“仁”的部分章句,吸引了领导与嘉宾们驻足观看。
随后,领导和嘉宾又步行至夫子洞广场,参加了“习礼尚贤·明德笃行”——乙未年学童启蒙开笔礼仪式。主要有正衣冠、拜师、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和夫子洞许愿六项议程。
活动结束后,在优雅的音乐声中,嘉宾们纷纷合影留念,参观尼山景区。
乙未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由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秘书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会长、曲阜孔子博物院院长孔德平先生主持。重要客源地重点旅行社、教育局、学校代表,曲阜市领导,香港五洲国际旅游投资公司、四川恒信旅游公司、北京新世纪国际旅行社等大型旅行社及给曲阜年送客人万人以上的企业,新华社、新浪网、中新社、中国旅游报、曲阜电视台等媒体记者,约200余人参加了本届活动。
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最初每年只有秋季一次,至东汉时实行春秋两祭制,其后又发展到春夏秋冬逢节必祭,但是仍以春秋两祭为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孔子故里,曲阜恢复了在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堂孔庙的祭孔活动,至2014年已连续举办了31次,影响逐步扩大,规格逐步提升。
多年来,孔子诞辰日在孔庙举办的祭孔活动皆属于“秋祭”。2008年曲阜首次恢复了传统的春季祭孔,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祭孔大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与完善,引起了海内外强烈反响。2009年又将春季祭孔地点选择在孔子诞生地尼山,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追根溯源,缅怀先师,走近尼山,寻根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