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时,在孔子研究院,他看到了杨朝明主编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当时,他饶有兴趣地拿起书籍,说道:“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就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记者再次采访到杨朝明院长,看看他的工作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一年,工作上“马不停蹄”
作为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潜心儒学33年的杨朝明,在谈及过去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时感慨万千,用“马不停蹄”四个字来形容也毫不夸张。“自从习总书记到孔子研究院考察并作出重要讲话之后,我们全院职工学生对儒学普及工作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并对儒学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认识有了新提高。可以说,认识儒家思想,无论对个人修养还是掌握为人之道的精华,都有相当关键的提升作用。”杨朝明如是告诉记者,“作为孔子留给世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学习儒家思想有利于更好的立足于社会,也是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
谈到这一年来的工作,各种演讲、讲座成为杨朝明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感触很深,去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处都可以感受到社会各界对儒家学说的敬仰。例如,在深圳这样一座开放型城市,可以说是各种文化的集散地,但在演讲过程中,听众所表现的热情着实让我感动。还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一次演讲活动,有很多学员是站着听讲的,这让我深感儒学师资力量的培养不可有一丝马虎。”
用儒学精髓来修身做人
“无论是习总书记考察孔子研究院,还是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落户济宁,都让济宁人深受鼓舞,也让咱们济宁本地的儒学研究者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不仅如此,这也极大改善了人们的行为方式,鼓励大家开始用儒学的精髓来修身做人。”杨朝明颇有感慨地说道:“例如,在我们曲阜市广泛开展的‘人人彬彬有礼’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让这座城市的道德建设再上新高度。现如今,争吵的少了,笑容多了,人与人共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更加坚实了。”
杨院长还对我市今明两年培育3000名国学导师,实现中小学“一校一国学导师”的举措表示极力赞许。“我给这些国学导师讲课过程中,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杨院长介绍说,“文化一直是济宁引以为傲的丰厚资源,作为曲阜市打造首善之区的开局之年,将无形的文化资产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并转化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人亲善友爱的力量,是济宁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间里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