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今年4月11日,全国推广善行义举榜现场会在曲阜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市的100名与会人员参观了曲阜道德建设工作。以“爱”“诚”“孝”“仁”为主题、记录平民善行义举、彰显道德力量的四德榜,得到与会者的认可和共鸣。其中的“孝德”榜单,陪父母的时间、给父母的生活费、给父母的感恩信等一一在目,无不闪烁着传统美德的光芒。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今天的孔子故里曲阜正努力赋予古老道德命题以崭新的时代含义,并将以“孝”为代表的道德规范标准化、具体化,唤起了群众参与道德实践的热情,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
正民风,让孝德扎根在群众身边
“百善孝为先”,孝德作为曲阜打造“首善之区”的重要部分,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建设体系。自上而下、负责群众孝德观念教化的“彬彬有礼教育学校”,自下而上、彰显道德模范作用的“善行义举榜”,以及用机关工作人员做表率作用的“不孝不提拔”政策,无不见证了曲阜在孝德建设中的不懈努力。“冯义水,60元;孔庆海,50元……”在曲阜尼山镇周庄村头的宣传栏里,所有给父母提供生活费的子女都被公示出来。“我们规定每人每月至少给父母50元生活费,上不封顶,缴纳费用者全部上墙公示。”周庄村党支部书记冯敬华说。
周庄公示养老生活费的宣传栏,就是曲阜“善行义举榜”中的孝德榜。2013年4月19日,曲阜印发《关于建设“孝德之城”的实施意见》,针对全市干部、职工、农民等不同群体制定孝德标准。从最开始的艰难推进,到自觉给父母赡养费,孝德榜的作用不可忽视。“农村讲‘气候’,直接硬管没啥用,需要氛围的压力去纠正。”冯敬华说,“硬性标准间接促成孝道的软回归。”目前曲阜405个村庄村村建有善行义举榜,全市则形成了市有市榜、镇有镇榜、村有村榜、家有家榜、行业有行业榜、企业有企业榜、学校有学校榜的榜群效应。
塑孝心,以文化培育好德行
如果说善行义举榜为孝德建设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标准,那“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的推进则为孝德建设奠定了牢固的根基。2012年8月起,曲阜开展“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按照“教育全民化”“标准具体化”“活动经常化”“考核制度化”的建设要求,建立675所“人人彬彬有礼教育学校”,实现对市民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的全覆盖。
在曲阜池涯社区,每年九月九,社区老人都会收到慰问品。社区书记贾祥彬说,“孝德建设要有实际行动,得从思想上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认识。”针对社区居民的以敬老、养老等传统孝德文化为核心的教育课程,以及以感恩教育等为内容的、针对青少年的孝德教育,提高了社区民众孝德的意识。“曲阜要以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着力发挥文化的熏陶、教化和凝聚、润滑作用,将其化作推动地方善治的重要力量。”曲阜市主要负责人介绍,在曲阜新推出的“勤善公和”工程中,将“善”作为孝德建设的重点工程,提倡对人善、对己善、对物善。“不仅是要让土生土长的曲阜人接受孝德教育,还要让游客在圣人故里感受到孝德气息,让‘孝’成为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力量。”
行孝道,创社会化敬老新格局
曲阜农村调研工作汇报显示,今年以来曲阜共为275户农村贫困家庭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已完工122户,在建153户,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工。曲阜坚持“百姓至上”理念,把更多资金向民生、向公益事业倾斜。
实施银龄安康工程,每年发放高龄补贴360余万元;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建立“孝德法庭”,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驾护航。倡导发展养老服务机构,投资近2个亿建设“九巨龙孝养城”和“一院两制”老年公寓。目前已完成镇街12处敬老院改扩建,实现五保集中供养资金市级统筹、供养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