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9月28日,甲午年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举行。今年更多的民众前来祭奠先师孔子,参与度愈加广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和谐道德之风”,也成为了他们的共识。
28日上午,嘉宾们佩戴绶带,在雨中沿神道缓缓进入孔庙。“启户!”随着悠长的三遍唱词,嘉宾们在大成殿露台两侧静立。乐舞起,嘉宾们身披黄色绶带,端正衣装,在古乐声中移步前行,向孔子像敬献花篮。随后,全场嘉宾向先师孔子行鞠躬礼。在乐奏告祭的回荡声中,祭孔大典礼成。
祭孔大典的现场肃穆而庄严。来自北京的80岁学者林之行专程来到曲阜参加祭孔大典,从小就接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他认为,能够亲临祭孔大典,是心灵的一次朝拜,也是对优秀文化的致敬。
75岁的朱之昌专程让小孙女请了假,从河南远道赶来,第一次参加祭孔大典的他感受颇深。他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诉他,要学会从书本里汲取力量,而他那个时候所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带着小孙女参加祭孔大典,希望让她小时候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印象,敏而好学,崇尚道德,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潜移默化的。
来自宁夏银川的宋先生和太太已经在曲阜呆了三天。“一定要亲身感受一下,通过这种方式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致敬,被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感染。”
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孔祥林认为,在孔氏家族看来,读书是第一位的,正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的家风就是“学诗学礼”,家训就是“诗礼传家”。祭孔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汲取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祭孔乐舞表演
祭孔大典还有一个名称文庙释奠,它有祭祀和教育功能。
孔庙不仅供奉着孔子,还供奉着“四配、十二贤”。孔庙实际上是一座中华民族的文化名人堂。人们在孔子诞辰日祭奠先师孔子,这既是对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纪念活动,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纪念。
其教育功能则表现在,通过祭奠孔子,从而将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进行传播和强化,祭孔大典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提醒和倡导着更多世人尤其是青年学生,崇尚道德,尊重知识,争做德才兼备的人。祭孔大典曾经还有讲经的环节,在现场设坛宣讲,这种一体化的方式,更能体现其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