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嘉祥大酒店内,座无虚席,来自湖北武汉、河南焦作的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谢延信给嘉祥的600名干部上了一场生动的道德教育课。把嘉祥正在开展的孝道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教育推向深入。
曾子著《孝经》,是我国孝道文化的开端,影响深远。嘉祥以其厚重的孝道文化为底蕴,以打造“中国孝城”活动为载体,建章立制,典型引领,大力实施“孝德工程”建设,在曾子故里扬起浓浓孝风。该县充分利用曾子的孝道文化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弘扬孝道文化的教育活动,在全县形成了孝亲敬老、尊老爱幼的淳朴民风,成为首个“山东省孝文化教育基地”。
发扬光大孝道文化。2000年以来,嘉祥县举办了5次曾子孝文化研讨会,结集出版了孝文化论文集、图录、研究资料10余种,广泛发行于海内外,并建立了曾子网站。2005、2006年,山东省第一届、第二届“十大孝星”表彰大会先后在该县召开;连续五年召开“中国——嘉祥孝文化论坛”和曾子孝道报告会。在历届石雕节会和孝文化论坛期间,该县开展了千名孝星评选,编排制作了《孝经》读本,扩大了曾子孝文化的影响力。
为使孝文化成为嘉祥的名片,该县因势利导,开展了一系列孝亲敬老活动,在嘉祥大地上营造“孝为先”的良好道德风尚。在农村家庭普遍签订了赡养老人协议书;组织医疗人员为全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查体,建立健康档案,全县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低保困难老人参合费由县乡财政支付,2009年开始70岁以上的老人看病医药费报销比例提高10%,并在县级层面上对80至89岁老人实施每月20元的补助;扩建老年活动中心,对全县敬老院、老年公寓全面进行改造;成立老年法律援助联络室,县法院成立了老年法庭,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了维护。
开展家庭实践活动。围绕提升老年人生活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区分赡养人群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全方位组织开展“献孝心、敬老人”家庭实践活动。要求机关干部,自觉做到不断提高赡养父母标准,时刻关心照顾父母生活,保证老人生活舒心;家庭和睦,尊重赡养双方父母,保证老人生活安心;遵纪守法,敬业奉献,工作实绩突出,保证老人生活悦心。城区家庭成员要坚持为老人办实事、尽孝心,做到每周都帮父母做家务、每月都陪父母吃团圆饭、每年为父母检查身体、定期陪父母参加文体活动,做孝顺好儿女。农村家庭以提高父母生活水平为重点,做到每周至少为父母改善一次生活、每月至少给父母清扫一次居所、每年至少给父母增添一套新衣、定期为父母换洗一次被褥,让父母安度晚年。青少年学生自觉接受孝文化教育,把星期日作为“孝心日”,通过开展给父母端一杯茶、扫一次地、做一个菜、洗一件衣物等活动,养成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良好习惯。把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作为干部任用、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在全社会形成了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和浓厚氛围。
该县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孝文化宣传月”活动和选树万名孝星评选和表彰活动。编印《老年人权益保障政策汇编》、《曾子名言》、《孝德格言》等系列宣传学习材料;创作孝城之歌、劝孝歌谣、孝老戏曲节目等,积极开展孝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和“尊老敬老月”活动;通过演讲比赛、孝星评选、典型教育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中小学生把敬老、爱老转变为自觉行动。编排了《孝文化读本》,以“孝文化”建设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孝德建设工程,弘扬曾子孝文化,积极打造“中国孝城”。
该县规划建设孝文化广场、孝道教育展览馆、萌山孝文化长廊等工程,三处工程总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选址工作已经完成;同时,充分利用石雕之乡优势,在县城显要位置,设立反映孝道文化内容、提倡孝道传统美德的石雕塑像、宣传牌匾等;完善曾庙、石雕艺术公园等的修建规划,增添孝文化教育设施。还启动建设城区老年活动中心,鼓励村(居)兴建老年活动场所。加快推进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更进一步营造孝道文化氛围,彰显孝道文化浓厚人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