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每到节假日和周末,到济宁太白湖景区游览的老百姓,在路过奥体中心时,总会被奥体中心体育场吸引。6月22日,记者在去太白湖新区采访时,在奥体中心体育场外遇到一对老夫妇正在场馆外怀着新奇的目光打量着眼前这座济宁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体育设施,想到场馆内部看看的表情溢于言表。看到老人们期盼的目光,尽管目前场馆正在完善绿化美化中,还未对外开放,记者便与工作人员作了下沟通,将二位老人请到场内二楼环廊,近距离地一睹济宁“鸟巢”的内部风采。“唉呀,这里边这么大、这么好看啊,咱原来只是从电视上看到过人家别的地方体育比赛有这样的体育场,现在好了,23届省运会在济宁举办,咱济宁也有这么好的体育场了!”从老人们惊诧的表情和赞美的语言中,记者体会到一种济宁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极具地标风格的场馆和周边配套设施的完美融合,也使得太白湖旅游路线图上又多出了新的一站。“太白湖新区是省级旅游度假区,但在过去,绝大多数的旅游文章都是围着那一池湖水来做的。旅游产品少,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备。”一位太白湖新区工作人员介绍说,从标志建筑到绿化美化,再从商业配套到居民住宅,为配合省运会新建的场馆和设施都与太白湖新区的功能定位高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发展势能。而太白湖新区的变化,只不过是省运会促进济宁大变样的一个缩影。
为打造良好的办赛环境,济宁还启动了“五城同创”活动,把省运会作为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大机遇,突出抓好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市容整治等工作,全力营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仅去年一年,全市就开工建设重点工程247个,完成投资369.5亿元,完成率103.4%,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当省运会的和风在济宁大地劲吹,吹开的不只是蒸蒸日上的城市建设和引资项目,还有含苞待放的文化奇葩。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是一片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圣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成就了济宁崇文尚礼、好客友善的文化特色;流淌千年的运河,赋予了济宁融南汇北、开放包容的地域品格。在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撑下,省运会能充分体现出现代体育精神与古老传统文化的和谐交融,彰显独特的“人文”情怀。
为把本届省运会办成一场具有极强“济宁符号”的特色赛事,文化内涵的融入成了济宁省运筹备的又一艰巨任务。“礼”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命题,讲究的是德行。因此,在开展省运筹备工作时,一直在通过儒学思想的贯穿来强化软环境的营造。济宁对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等公共领域的文明行为进行了重新规范,借以提升环境的文明程度。市直部门和有关县市区则广泛开展了“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系列主题活动,部分群众自发组织参与交通管理、卫生整治等活动,“当好东道主、办好省运会”的浓厚氛围在孔孟大地上逐渐形成。23届省运会,助力济宁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