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5月25日上午,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的孟府大院一改往日的静穆,忽然热闹起来,二百多名家长和孩子,在这里聆听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课。
“大家看到的这个‘仁’字,古时候是这样写的,两个小人向着同一个方向看,是说这两个人关系很要好,是两个好朋友,这种良好的关系,就是‘仁’最初的释义,仁爱,首先要友爱……”这是邹城市书协主席殷延禄利用古文字不同历史阶段的字形转换,巧妙的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孟子思想对“仁义”的解读,现场边写边讲,对文字起源新颖的解读方式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家把那一个个陌生而又可爱的古文字在手心里反复比划着默诵着,而围观的市民和游客则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进行拍照,一位家长边选角度拍照边告诉笔者:“这样的国学课,生动、浅显、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对孩子是促进,大人听听也很受教育!”
颁奖现场
认真听讲课
书法老师现场授课
小朋友展示作品
听完国学课,欣赏完孟府特有的加筓礼表演,小朋友纷纷拿起画架,在父母的陪伴下,兴奋的穿梭在这片古老的建筑中找寻自己钟意的位置,支画架、铺画纸、开始现场描绘自己心中美丽的家乡,要把对国学的感动,和对家乡的热爱描绘出来。“我和孟子是老乡,我很自豪!”年仅9岁的沈书豪小朋友拿着画架坐在孟府“七篇贻矩”大殿前正在一笔一划的勾绘孟府的仪门,因为刚才国学课上,他了解到,这个仪门的名字叫“礼门义路”,道德高尚的人都要讲礼貌,讲仁义。
近年来,孟子故里邹城市利用经典国学文化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多维度、多层面、多渠道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一方面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孩子们作为孟子故里家乡人的自豪感,引导全市上下崇德向善仁义诚信,传递正能量,倡树新风尚,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孩子们的画作展示邹城、展示孟子文化不同以往的独特魅力,打造一个靓丽的外宣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