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据齐鲁网报道,在济宁邹城市北宿镇西故村附近,有一处采煤塌陷区。近年来,西故村村民对煤矿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逐渐将塌陷区整治成为塌陷“水域”,并在塌陷“水域”内进行渔业养殖。4月24日,西故村村民在塌陷“水域”捕鱼,收获颇丰,笑逐颜开。
据了解,此处塌陷区由过去采煤而形成。从2001年开始,西故村村民对塌陷区进行整治,逐渐将原来的塌陷区整治成为一片生态“水域”,并在该“水域”内撒下鱼苗,进行渔业养殖。如今,经过村民的整治修复,西故村“煤矿塌陷区”已经成为“省级渔业科技入户核心示范区”,并被列为济宁邹城市北宿湿地。
目前,该水域养殖了花鲢、鲤鱼、鲳鱼等鱼类,每年的春季与秋季,村民都会进行一次捕捞。“目前全村1400余口人,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在塌陷区水域进行渔业养殖,每年鱼的产量在40万到50万斤!”西故村村主任李生存向记者介绍。
图为村民正在“煤矿塌陷区”水域捕鱼。
每年的春季与秋季,村民都会进行一次捕捞。“目前全村1400余口人,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在塌陷区水域进行渔业养殖,每年鱼的产量在40万到50万斤!”西故村村主任李生存向记者介绍。
如今,邹城北宿镇西故村“煤矿塌陷区”已经不再是十多年前荒凉的景象。村民们在塌陷区修建凉亭,种植荷花,在岸边种植垂柳,生态绿化良好,成为济宁邹城北宿湿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