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年末岁尾,由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微山农商交易城项目开工奠基,这是微山县招商引资、对接央企的又一突破,对推动微山渔湖业和商贸物流业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与此同时,在微山县南部新城区的微山湖生态体育公园施工现场,2000亩的工地上人声鼎沸,机器轰鸣,目前项目正在实施地形塑造、河道改造和人工湖开挖等工程。虽然时值寒冬,在微山大地,不断涌起大项目建设的热潮,为微山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注入强劲动力。
刚刚走过的2013年,济宁市微山县委、县政府按照济宁市委、市政府“落实年、突破年”的总要求,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滨湖新城”奋斗目标,致力于在济宁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中发挥骨干作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城市开发建设、旅游产业开发、民本民生改善、干部作风转变等工作作为拉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采取一系列举措,打出一整套组合拳,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加快发展,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增长1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3亿元、增长14%。
△微山县政府领导在中央电视台参加“中国十大魅力湿地”颁奖典礼
项目建设百舸争流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济宁市微山县委、县政府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和“助力器”,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优服务、搭平台、破难题,全年确定的总投资830亿元的121个重点项目,目前各项目顺利推进建设。其中投资7.9亿元的钢研稀土深加工、8亿元的润峰锂离子电池和智能储电站、3.7亿元的霞光木塑复合材料加工、5亿元的霓虹王LED封装、6亿元的常巍电子、3亿元的中广核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项目建成投产。投资16亿元的洁力医疗科技工业园、15.8亿元的崔煤高科园、10亿元的东方光源电缆制造、6.8亿元的微山湖红豆杉生态观光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项目建设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2013年完成工业投资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2.2%,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利税55亿元、利润36亿元。新增税收过千万元企业6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亿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95个,完成技改投入57亿元。突出地方特色生态渔业发展,水生经济植物种植面积达到18.7万亩,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养殖面积达到28万亩,创建省级以上健康养殖示范区7处,微山湖河蟹荣获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连续三年获评省级优秀。全力突破传统的“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增强煤炭产业的关联度,提速现代服务业发展,出台了加快港航物流业发展扶持政策,六大港航作业区加快建设,“黄金水道”作用进一步增强。
以超常规举措推进项目建设。县委、县政府围绕提速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包保责任制,对纳入重点项目和集中开工的的项目实行重点管理,每月调度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化项目跟踪服务,实行和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责人“特别礼遇证”制,继续推行项目办理首问负责制、保姆服务制、当日办结制等制度,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提升项目建设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搭建项目建设发展平台,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130万平方米,积极提升微山经济开发区、欢城工业园、船艇工业园、商贸物流园区、乡镇特色产业聚集区等项目载体建设。拓宽项目建设资金的融资平台,成立微山湖融资担保公司,帮促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招商引资亮点纷呈
济宁市微山县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创新推进措施,全力推进招商引资,2013年以来新开工项目1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4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到位市外国内资金65亿元、增长20.5%,实际利用外资3200万美元、增长45%。
学习沭阳、泗阳等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深入开展了“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出台了招商引资3项纪律规定、实行招商引资工作周通报等系列制度,进一步明确县级班子成员、乡镇、部门招商任务。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亲自参与协调项目、推动项目,逢会讲招商引资,下基层看重大项目建设,并亲自参与重大招商活动、重要客商接待。县招商部门根据我县发展规划和产业优势,策划包装了标准化厂房建设、装备制造、新型产业、现代农业等36个招商项目并编印成册,设计制作了《招商指南》,高标准制作招商引资宣传片,丰富了招商引资网站,进一步打牢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实行高端客商定期走访制度,由县主要领导带队对大型央企、行业龙头企业、重要企业协会等进行重点走访,针对项目不同节点的关键问题进行推动解决,2013年以来在经济热点地区已开展重点招商活动7次,促进了微山农商交易城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同时聘任20名招商专员开展驻点招商,在北京、上海设立了招商联络处,为该县提供招商咨询、协调服务等。进一步理顺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建立项目洽谈把关落地机制,从项目接洽、签约到手续办理开工建设实行“一条龙”保姆式服务,成功促进了上海中发机电产业园、中广核光伏发电、中国供销微山农商交易城、悦达广场等项目的落地建设。
△四通八达的路网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镇化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微山县近年来经济指数的不断攀升,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城乡开发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已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
围绕滨湖生态宜居城市定位,济宁市微山县在2013年初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的基础上深度推进“一城四区”城市开发建设,目前中心城区控制性规划拓展到57平方公里,核心区扩大到36平方公里,较2011年扩大一倍。坚持拆建并重,在2012年和谐拆迁16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2013年又完成拆迁100万平方米。155万平方米安置房加快建设,目前已完成61万平方米,实施居民回迁4522户,南门口新村、李谷堆安置房等即将投入使用。在建或建成10层以上高层91栋,大型社区18个,城市片区商业开发400余万平方米。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续建在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72个,总投资35亿元。完成或在建城市道路29条57.6公里,9纵12横路网框架已经形成,城市东西南北全线贯通,作为全省“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的重要一环的跨湖高速路线基本确定。实施引湖进城工程、白鹭湖工程、星月河、秀水河等水系建设,开挖城市水系11.7公里,城内大小河道全部实现河湖贯通。湖西的赵庙至城区航道正式通航。顺航公园投入使用,七彩霓虹大堤加快建设,民生广场、苏园广场、日月潭公园基本完工。实施了34个绿化亮化项目,新增绿化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是前三年绿化总量的3倍。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
加快实施小城镇建设。县财政列支5000万元扶持重点小城镇建设,实施了33个小城镇建设项目、20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欢城镇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镇验收。境内103.8公里国省道主要路段全部实现了改造升级,改造农村公路56公里,硬化村庄道路126公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城乡容貌提升工程,完成国省道沿线立面改造和风貌塑造3万余平方米,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旅游开发如火如荼
旅游资源是微山县的自然禀赋、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2013年10月年微山湖湿地荣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为微山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名片。
围绕“旅游名县”建设,济宁市微山县委、县政府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及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不断加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旅游市场营销,持续强化旅游服务功能,旅游目的地体系日渐完善,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预计2013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36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35.4亿元,旅游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
着力提升旅游景区档次,积极做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该县的微山岛乡、南阳镇入选“好客山东最美乡村”,微山湖水利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微山岛景区对微湖码头、微山岛码头进行了改造、升级,规划了公交车、出租车集中停放区,建成了人车分流通道,功能分区进一步优化。南阳古镇景区的南阳新邨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全部土建工程已完成,景区景点完成了送子殿、杨伯儒故居、御宴房和土地庙等景点的维修加固工作,配合了大运河申遗工作。微山湖湿地公园景观吊桥已建设完成。加大力度搞好旅游宣传和营销工作,在第二十届微山湖荷花节暨第二届湿地节期间邀请重要客源地旅行社,做好了旅游线路推广工作,组织相关企事业参加了“好客山东贺年会”、“好客山东休闲汇”等活动,举办了首届微山湖放鱼节暨四季微山湖全国旅游摄影大赛,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等栏目播出了微山湖旅游宣传广告,中央电视台4套《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专题片《微山湖》,进一步提升了微山县微山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民本民生持续改善
济宁市微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民生工作的政策方针,在部署经济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民生社会事业的改善。
坚持办实事、惠民生、促和谐,大力推进城乡就业再就业,2013年新增城镇就业627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286人。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以上,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550元以上,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农村低保人数由16202人增加到19913人。全面完成中小学校安工程,累计改造建设项目828个、58万平方米,新建扩建幼儿园23所,城区6所学校加快建设,引入2所民办学校,多元化办学格局初步形成。改建扩建乡镇敬老院5处,新建各类民办养老机构25个。县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成使用,创新开展了“家庭医生巡回医疗保健服务”,累计为54.3万人进行了义诊和健康指导,广大湖区群众热情称赞。
作风建设动真碰硬
济宁市微山县不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确保政令畅通,提升机关效能,促进环境优化,汇聚发展正能量。
该县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办法,出台《进一步深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规定》,明确提出“九项要求”。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群众纪律,制定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的规定》等文件。县委、县政府带头拆除办公场所大门围墙“敞开门”办公,真正让机关融入社会,让干部融入群众,干群关系更为融洽,一个鲜明的事实:自2012年以来,该县共征收拆迁300多万平方米,涉及一万多户,无一例上访。全县范围内开展“全面持续学沭阳,力行‘三不’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干部职工做到“不做闲人、不喝闲酒、不说闲话”的“三不”要求,树立起“干事创业、勤奋好学、团结奋进”的新形象。大力开展“反奢侈之风、反脱离群众、反特权思想”活动,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调整完善重点工作指挥部和领导小组,实行按季度会战攻坚体制,把全年目标任务按季度细化分解,一季一观摩一评比。强化政府执行力建设,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大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力度,环环紧扣推动工作落实。强化“权力部门”作风建设,政法、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先后开展了“转观念、正风纪、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促使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加强教育引导,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化“学沭阳”、“责任文化建设年”等活动,唱响微山责任文化之歌,大力倡导“积极履责、勇于担责、尽心尽责”的责任文化理念。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坚持领导干部集中学习日制度,自2012年6月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展集中学习活动73次,参学人次已达48180人次,使参学干部拓宽了视野,放长了眼量,培养了战略思维,提升了谋事境界,增强了干事本领。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大督查问责力度,聘任28名督查专员、软环境监察专员,严查重处干部不履责、不尽责、不担责问题,对作风不优、管理不力、自律不严的300余个单位及机关人员给予全县通报批评。同时向公、检、法、司四个政法单位颁送了象征“警钟长鸣”的警示钟。加强服务群众宗旨观念教育,组织4545名党员干部联系542个行政村的15.3万农户、71.6万人开展了“进百姓门、吃百姓饭、知百姓事、帮百姓忙”群众路线驻村联户主题实践活动,融近干群关系,使干部接地气,群众得实惠。持续推进打黑恶除霸痞专项斗争,打造一流发展环境。创新实行“特别礼遇证”制度,108家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得到党委、政府的“特别礼遇”,亲商助商安商的社会氛围愈浓,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的举措,为微山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大变化、大繁荣,集聚了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