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近日,山东省鲁砚协会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东方圣城济宁曲阜召开。来自临沂、临朐、青州、泰安、曲阜等地的鲁砚砚种的主要代表30余人共同讨论并通过了关于成立山东鲁砚协会的相关事宜。会上,专家们在观摩基础上对尼山圣石砚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尼山砚材质细腻、文理古朴、文化底蕴丰富。加之取材孔子出生地尼山,更增添了其砚的文化价值。
近年来,中国传统名砚———孔子尼山圣石砚在曲阜三宝艺术开发公司著名篆刻大师李春汉手上,传承演进大放异彩,“孔子砚”走出曲阜、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在近日韩国举办的2013年清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数万名艺术家和收藏家的喜爱,被誉为是“中华文化第一砚”。100多块“孔子砚”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爱好者收藏。一块块“孔子砚”成了“文化大使”,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带向了世界。
山东省鲁砚协会筹备会为弘扬孔子砚在传承演进中的宝贵经验,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认为,孔子尼山圣石砚就是自古流传至今的中国名砚之一。宋代文人李之彦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砚谱》中曾记载:“鲁国孔子庙中石砚一枚,甚古朴,孔子平生时物也”。在该《砚谱》中就称为“孔子砚”。
专家在探讨中认为,在曲阜三宝艺术公司开发的孔子尼山圣石砚,古代设计制作向以简朴大方见长,这一特点得到了传承和演进。在设计制作上传承了鲁砚“巧夺天工,简朴大方”的手法,形成了“粗中有细,细中含粗,运用自然,加以点缀,以求意境”的独特艺术风格。在实际生产中因材施艺,依形开墨堂、墨池,少有雕琢点缀,颇为典雅。
孔子尼山圣石砚在制作上,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名砚的制作手法,形成了“粗中有细,细中有粗”风格。尼山砚多附铭文,铭文多出自儒家经典。制成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砚床多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状雕制,利用天然石纹雕刻装饰,造型古朴大方,砚台色泽鲜明,极具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目前,孔子尼山圣石砚已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中华文化第一砚”、“国砚”,成为鲁砚的代表,是砚中的瑰宝,文人墨客有此一砚,是人生一大快事也!
孔子尼山圣石砚在产品花色上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原材料,根据尼山石的特点,曲阜三宝艺术公司又开发研制了尼山石文具及各种规格的图章料等。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鲁砚是以山东境内所蕴含的砚石制成的砚台的总称。山东是齐鲁之邦、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所产砚石,品类繁多,历史悠久。鲁砚石质、色泽、文彩、天然形状等方面,各具特点。其中有红丝石、徐公石、尼山石、淄石、紫金石、砣矶石、金星石、薛南山石、温石、田横石、龟石、浮来山石、鹊金墨玉石、鹤山石等2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