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曾子故里——济宁市嘉祥城区和乡村,最靓丽的风景是学校,最动听的声音是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一所所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学校已成为社会最放心、家长最安心、师生最舒心的乐园,孩子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现代教育的阳光雨露。嘉祥人用勤劳和汗水铸就了教育辉煌,经济欠发达县办起了大教育。
这是一方古老神奇的土地,这是一方生机勃发的沃土,曾子故里、石雕之乡、鲁锦之乡、唢呐之乡……享誉神州,华盖四野。
近年来,嘉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以教育优先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大经费投入,推进学校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深化素质教育,狠抓教学质量,教育事业一路高歌猛进,于是,嘉祥大地又平添了一道美丽的光环———“教育之乡”。
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0处、幼儿园238处,教职工9436人,在校生16.4273万人,其中公办学校12.3951万人、民办学校1.007万人、幼儿园3.0252万人。全县校舍总建筑面积101.98万平方米。
图为在曾子故里——济宁嘉祥宗圣曾庙举办的祭祀大典
学校建设突飞猛进。2009年以前,全县中小学校舍紧缺、破旧、高危,师生缺乏安全感,学生家长忧心忡忡。校安工程实施五年来,共完成加固校舍439栋、面积35.04万平方米,竣工新建项目55个、面积15.46万平方米,在建项目24个、面积7.58万平方米,完成总投资37535.67万元。自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截至目前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6处、面积9.39万平方米,完成总投资7625.4万元;扎实做好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省级认定工作,目前该县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认定10处,通过率达67%,高出全市平均认定率15个百分点;2013年拟申报省级认定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6处,目前嘉祥街道第二中心幼儿园、马集镇中心幼儿园已正常投入使用,其余4处正在建设。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和“211”工程,薄弱学校改造项目61个,改造旱厕111处、学生餐厅食堂46处。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目前省运会体育场馆工程进展顺利;特教学校正在准备招投标;县永昌小学已完成地上附属物评估工作。
捐资建校蔚然成风。为有效缓解学校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该县充分发挥人脉资源优势,积极面向企业知名人士、文艺科技名星、党政军界领导等认真做好教育宣传和资金争取工作,近年来共筹集教育资金近亿元,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倡树了“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风尚。山东欧隆投资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军,为马村镇欧隆小学捐资1300余万元;嘉祥县隆昌公司董事长韩少兵,为马村镇山营学校建设捐资500余万元;河北唐山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薛传海,为金屯镇薛庄海阳小学捐资200余万元;汶上义桥煤矿张进民,为金屯镇启航小学捐资100余万元;济宁申科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兆才,为马集镇明德小学捐资180余万元;嘉祥永昌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玉文,投资1300余万元捐建的纸坊镇隋庄小学正在准备施工,投资2000余万元捐建的嘉祥永昌小学正在规划设计之中。社会力量的鼎力支持,支撑起嘉祥学校建设的半壁江山。
队伍建设提质促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该县大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自2004年开始,该县实行教师纳编招考,9年的时间招聘在编教师1409人,今年又招考253人。积极拓展教师成长平台,坚持自下而上、公开择优、单位推荐与专家评审相结合,认真做好人才选拔推荐工作,22名教师获评嘉祥县首批“祥城英才”,两名教师参加省创新人物评选,3名教师参加省特级教师评选。完善县、乡、校三级教研科研网络,下移重心,聚焦课堂,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功大比武和第三届创新教育实验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共有595名教师获奖。扎实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组织全县12000余人次参加了公需科目培训、省远程补修和远程研修,选派545名骨干教师、校长(园长)参加了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国学经典教育”和信息技术等专题培训,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教干队伍的专业化素质。深入实施县域内教师交流制度,近年来共有130名城乡教师交流任教。
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人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学校管理内涵优化。全县中小学以“规范、创新、提升”为主题,扎实开展以“感恩教育、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活动”和“我的中国梦”读书系列活动,共有727名学生、90名教师、8个单位受到县级表彰。以“县域整体推进孝德教育暨曾子孝德思想进校园”活动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新创建乡村学校少年宫63处。同时,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文艺演出、才艺展示、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县一中等6处学校参赛项目均在全市校园才艺大赛中获奖;在济宁市中小学生五项联赛中,该县获得田径初中男子组、女子组两项第一名;在全国第二十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演讲比赛活动中,该县有4名学生获奖;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大赛,嘉祥县代表队夺得两个全国一等奖。积极做好市级“实验室建设规范化学校”和“体育品牌学校”创建申报工作,现有33处学校成功申报。深入开展“星级学校”创建活动,新增星级学校90所。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开展接送学生车辆集中整治活动6次、各类安全教育活动465场次;发放安全教育宣传单、与学生家长签定承诺书20多万份;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投入260多万元,为261处学校及幼儿园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筑牢安全屏障。
高中教育稳步推进。2011年,县一中新校区如期竣工,该县把县一中、二中、三中“三校合并”,按嘉祥一中“一校两区”,实行“一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领导、分区管理”,教职工实行定岗定员。今年暑假,新老校区分别命名为洪山校区和萌山校区,并进行了教师交流融合,每个年级分两个教育科,平均分配师资和学生,实行教育科长负责制并向学校负责,形成了县一中两个校区“师资均衡、生源均等、公平有序”的竞争格局,大幅提升了该县高中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档次。目前,县一中萌山校区、洪山校区共计184个教学班,在校生11040人,2012年入学率为96%,高出全市同期平均入学率4个百分点。深入实施名师、名生培养工程,健全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实行动态的校内等级职务聘任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大幅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嘉祥县高考连续二十年在全市的领先位次。
职业教育创新突破。职业教育学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近年来,该县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积极拓展筹资途径,累计投资近亿元,加速推进职教中心建设工程、内部设施升级改造工程、育人体系完善工程。积极整合萌山职业中专资源,整体提升了该县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促进县职业中专成功争创全国千所示范校。同时,以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引领,以争创全国千所示范校为新起点,量身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实施“职教集团、校校联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路子,采用“请进来、引企入校,走出去、借企建校”方法,与县蓝翔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公司合作办学,满足了汽修专业学生见习和顶岗实习的需求,整体提升了全县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近三年来,该县职业中专升本人数三年三大步,2011年本科录取47人,2012年本科录取111人,今年过本科录取线204人,以绝对优势,创造了全市职业学校本科升学十六连冠的可喜成绩。
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该县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将民办教育纳入全县教育布局总体规划,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体制,探索委托管理、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鼓励民间资本出资兴办教育,形成了以县萌山中学和曾子中英文学校为龙头,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民办教育体系。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将民办教育纳入全县教育布局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财务、招生、学籍、教材、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和指导,开创了该县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目前,县萌山高中、萌山初中,宗圣中学,曾子中英文学校等4处民办学校,在校生10070人,成为嘉祥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县萌山中学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省先进行列。
体育事业精彩纷呈。该县以当好东道主,办好省运会为统领,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和23届省运会体育场馆建设,目前,省运会场馆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百分之七十,幕墙、水、电、暖、消防、通风、空调的安装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建设进度走在了全市前列。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坚持抓点带面,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目前147个行政村的全民健身工程任务基本完成。坚持活动引领,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举行了“全民健身月活动启动仪式”、“健身精品展演”、“嘉冠杯”山地自行车比赛,“风舞杯”少儿轮滑大赛等活动;开展了全县中小学生“五项联赛”、希尼亚腕力王挑战赛、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各类体育赛事,在省艺术体操锦标赛中,县实小艺术体操队勇夺金牌。五年来,在全国健身日活动中,共计组织50000余人次参加了“美化萌山、爱我家园”登山活动,组织23个健身站点参与健身表演,不断掀起崇尚健身、参与健身、服务健身的热潮。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坚持上好“两操两课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坚持以体养体,全面做好体彩销售工作,设立体彩科,以增机扩容和整改落后网点为工作中心,盘活落后站点10家,新增站点8家,完成有效站点49家,加快推动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嘉祥人用勤劳和汗水铸就了教育辉煌,经济欠发达县办起了大教育。如今,漫步在嘉祥城区和乡村,最靓丽的风景是学校,最动听的声音是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一所所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学校已成为社会最放心、家长最安心、师生最舒心的乐园,孩子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现代教育的阳光雨露,“教育之乡”正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