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旧城改造如火如荼,高铁新城建设紧锣密鼓,新农村社区拔地而起,小城镇建设初见端倪……2013年,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济宁曲阜树立了以城镇体系为载体,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驱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一幅全域城镇化的蓝图徐徐展开。
规划先行引领城镇建设
近日,曲阜市委常委会在尼山镇召开,刚刚到尼山“上岗”的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三所副所长陈栋也出席了会议。“文物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最重要,尼山应避免大拆大建,咬住原生态的人文和自然优势,做出文化、生态游的厚度。”陈栋目前正帮助尼山规划设计文化古镇,打造全域旅游。今年,像陈栋一样来自省、市两级规划设计院和高等院校的30名规划专家陆续到位,成为曲阜各乡镇挂职副镇长。“我们希望通过规划专家到基层的切身介入,对我们既有的规划查缺补漏,做好专业化的指引,确保城镇化进程沿着和谐、集约、统筹、绿色的道路发展。”曲阜市主要负责人介绍。
为使城市规划更上新层次,城镇化建设更加合理,曲阜进一步开放规划设计市场,聘请高层次设计人才,编制城镇化发展规划。打开山门引凤来,聘请30名规划专家出任专职,小到具体项目的规划、落地,大到城镇总体规划的修正完善,事无巨细地亲自掌舵,避免盲目效仿造成的“千镇一面”。如今,各镇街的发展道路正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越走越清晰。
量质并举统筹城乡发展
“鲁滇光明鸣凤处,泮水思乐采芹人”,畅想了复原后古泮池的旖旎风光。今年以来,曲阜对明故城古泮池片区进行恢复改造,逐步建设集中展现古城风貌的城区。实施引泗河水入城、蓼河湿地工程,形成环绕曲阜明故城的三条生态水系及水体景观。随着水系网络的完善,防洪排涝、生态景观、地域文化、休闲浏览、产业聚集等“五大功能”逐步显现,在成为城市建设新亮点的同时,也进一步拉开了曲阜城市发展框架。
在加快古城改造的同时,曲阜新城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依托高铁新城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曲阜确定了以孔子大道为轴线的高铁新城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核心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轴三区”新框架,对一批旧村进行改造,完善城镇化建设体系,火炬企业总部基地、奥体中心等项目在加快建设中,而随着产业聚集和发展布局的优化,曲阜城市载体功能不断提升。
同时,曲阜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城建投融资体制,加快实施重点片区和城中村改造工程,通过完善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和市政设施服务体系,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产城互动增强经济支撑
“住楼房比平房干净、舒适,周边环境又好,现在每天晚上,俺都要和老伴一起到公园锻炼身体。”小雪街道林家村的曹合社告诉记者,目前像他一样第一批200户农民都已搬入吉祥小区,“这里的各项服务都很完善,新建的实验小学也在加快建设中。”
曲阜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不仅使群众实现了居住由平房到楼房的转变,而且对居住社区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并建有大型社区服务中心,医疗卫生、百货超市、健身广场等于一体,群众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乐业’才能‘安居’,小城镇建设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城镇化。”在位于曲阜新城区的陵城镇,虽然这里的人口不到8万,但大大小小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已有几十家,工人都是周边的居民。企业老板林士成经营着一家汽车配件厂,工人最多的每月能拿6000多块钱。依托高新区的发展优势,陵城镇把打造汽车零部件城作为主导产业,使农民变成产业的工人,让城镇化发展有了更可靠的产业支撑。“产城互动”增强经济支撑,正是曲阜城镇化发展的点睛之处。目前,曲阜根据各镇街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把12个镇街划分为服务业引领型、工业主导型、观光农业主导型,集中培育特色鲜明的城镇产业体系。鲁城街道现代商贸服务业、息陬镇电动车工业园等已初具规模,而随着更多的企业入驻,农民不仅住得进楼,更实现了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