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7月3至5日,我国古琴艺术传承人李祥霆先生受峄山风景区盛情邀请,来济宁邹城峄山考察指导孤桐书院筹建工作。
孤桐书院是峄山四大书院之一,因“峄阳孤桐”而得名。峄阳孤桐是制琴的上选之材(最佳),据文献记载,伏羲创制古琴所用材料即为峄阳孤桐。大禹治水有功,当地百姓给他进献的贡品也是峄阳孤桐。目前,存世的著名唐代“大圣遗音”伏羲氏古琴有两张,一张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张失传在民间。琴池两侧刻有隶书“峄阳之桐,空桑之材,凤鸣秋月,鹤舞瑶台”十六字。峄山孤桐书院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旧址尚存元、明、清、民国遗迹。今年以来,为推动峄山开发,景区对孤桐书院等一批重要节点进行了恢复建设。
考察中,李祥霆实地查看了孤桐书院旧址,并与规划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就孤桐书院的建筑风格、建设规模、建设面积、房屋布局等规划细节进行了精心研讨,对峄山景区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表示赞赏。对孤桐书院的恢复建设工作,李祥霆指出,要从千年大计的角度看待书院的恢复建设工作,建筑材料的选择、建设工艺等都要按照古建筑建设的原则和标准去做,传之千年,留为后代古典精品。
李祥霆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古琴家、中国琴会荣誉会长、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2009年被文化部公布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曾为《知音》、《诸葛亮》、《秦颂》等多部影片、电视剧配古琴独奏 ,并多次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荷兰、芬兰、奥地利、意大利、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演出。
孤桐书院建成后,李祥霆将担任院长,通过不定期举办国学名家讲座、学术交流、文化研讨和传播等多种活动,把孤桐书院建成全国重要的以文、史、哲、琴、书、画为内容的国学研究和传播中心,成为峄山文化的一个典型标志。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峄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王永玲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