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2005年4月,济宁市慈善总会成立,在没有先例、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起步前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慈善总会第一届理事会秉持“创新强实力,公信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过八年的努力,社会公众参与慈善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慈善捐赠总额逐年增长,受助困难群众不断扩大,为推动全市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2年底,济宁市慈善总会累计筹募善款1.48亿元,发放慈善救助款物1.31亿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85367人(户)。
社会各界踊献爱心,奠定慈善事业发展良好物资基础
市慈善总会不断创新善款募集形式,初步形成了以“慈心一日捐”活动为依托,以慈善冠名基金为主体,集中捐赠与经常性捐赠有机结合、覆盖城乡并逐步向海外拓展的募捐工作格局,畅通了社会各界爱心捐赠渠道。特别是“慈心一日捐”活动作为公益宣传、募捐活动的重要载体,每年开展,形成了政府主导、领导带头、机关示范、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慈善冠名基金受到企业欢迎和支持,企事业单位认捐一定母本金额的慈善冠名基金,每年按照母本金的6%至10%捐赠增值利息用于慈善救助。济宁矿业集团、鲁泰煤业有限公司分别认捐了2000万元的慈善冠名基金,每年各捐缴市慈善总会账户120万元现金,有力地支持了慈善事业发展。九巨龙集团先后认捐了4000万元的慈善助学专项基金,捐建慈善学校,养教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全省产生了广泛影响。慈善募捐在抗震救灾捐赠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市慈善总会接收捐款达4408.44万元。加强与海内外慈善组织的交流合作,先后接收省慈善总会拨入救助项目专款和中华、省慈善总会医疗设备、项目援助达1889.13万元。今年市政府召开慈善工作座谈会后,山东省汇源开泰房地产有限公司、山东迪尔集团有限公司又分别设立了1000万元和500万元的慈善冠名基金。
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充分发挥慈善救助补充作用
与政府救助联动互补,市慈善总会合理安排慈善救助工作的领域、对象和范围,从加强管理评估入手,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不断提升慈善救助的水平和社会效益。大病医疗救助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奖提名奖,慈善大篷车下乡送温暖、大病医疗救助、朝阳助学、情暖万家等4个工程项目荣获山东慈善奖。截至2012年底,市慈善总会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等专项支出5140.90万元;实施六大救助工程项目支出7951.99万元:其中,朝阳助学工程累计支出3344.88万元,救助困难学生6305人,资助建设农村中小学校4所;康复助医工程累计支出2032.89万元,救助大病患者11410名,援助条件较差的医疗卫生机构7处;情暖万家工程累计支出1320.99万元,救助城乡困难家庭27952户、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239人;夕阳扶老工程累计支出324.84万元,救助城乡困难老人5705人,资助21处乡镇敬老院进行改扩建;爱心助残工程累计支出298.20万元,为958名唇腭裂、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资助困难残疾人家庭251户;物资救助工程累计支出630.19万元,资助30547户城乡困难家庭温暖过冬、祥和过节,支持建设慈善超市13处。
加强慈善文化研究宣传,扩大慈善事业发展群众基础
大力弘扬慈善文化,联合孔子研究院开展了儒家文化慈善思想系列课题研究,形成了初步成果,得到部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在市主要新闻媒体开办了慈善专版专栏,使慈善宣传成为媒体的“热门版块”和“焦点话题”,营造了良好的慈善氛围。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依托市慈善艺术团进行义演等方式,积极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慈善文化的传播,提升了公众慈善理念,激发了民间慈善活力。截至2012年底,累计发展慈善义工11.76万人,其中注册慈善义工3.05万人。按照群众急需、义工能为的原则,设立义工服务项目22个,慈善义工累计服务社会时间近300万小时,服务内容拓展到了安老助残、社区服务、法律援助等领域。
打造公开透明慈善,增强慈善事业发展活力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全省较早地设立了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并于2011年调整监事会组成人员,由审计部门负责同志任监事长,加强了内部监督机制建设。2011年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捐赠物资评估定价认证办法,成立了由物价、税务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定价组织,实现了捐赠物资评估定价的规范公正。始终把提高社会公信力作为善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完善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主动接受财政监督和审计部门审计,市审计局先后三次对慈善总会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给予充分肯定。在全国率先推行社会监督员制度,先后两批聘请社会监督员228名,持续对慈善捐助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开展慈善全公开活动,制定了《济宁市慈善全公开暂行办法》,主动进行核心信息披露,2007年至2012年底,先后举办了6次大型“慈善公开周”和270多个“慈善开放日”活动,“晾晒”慈善组织的“钱袋子”,敞开式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评议。济宁慈善全公开经验在全省推广实施。
八年来,市慈善总会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国内外慈善机构的广泛赞誉。市慈善总会先后荣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中华慈善先进机构奖、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中国慈善推动者”等荣誉称号,连年被评为全省慈善工作先进单位。省委宣传部把市慈善总会作为关注民生的先进典型,在全省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2007年,总会成功承办了由中华慈善总会举办的首届国际慈善论坛。总会“敞开式”慈善透明机制,入选2010“中国年度慈善事件”。2012年,我市荣获了第二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最高荣誉———七星级“慈善城市”。市慈善总会办公室先后荣获济宁市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市“十佳服务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