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今年5月18日是第37个国际博物馆日,孔孟之乡——济宁市文物局紧紧围绕“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这一主题,与文化遗产保护、大运河申遗等工作相结合,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宣传活动,扩大了博物馆的宣传力度,普及了文化遗产保护、大运河申遗等知识,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让广大市民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
广造舆论声势。活动前期,进行了充分的舆论预热。加强与各级各类媒体的合作,召开媒体记者吹风会,通过《济宁日报》、《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济宁电台、济宁文博网等媒体并借助微博、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活动信息,鼓励和动员更多公众参与博物馆文化体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通过宣传条幅、LED屏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博物馆日气氛。制作并在合适的位置悬挂了包括“热烈庆祝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保护文化遗产,惠及大众民生”等博物馆日宣传标语。制作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调查问卷。对国际博物馆日有关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向市民普及《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博物馆管理办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持续宣传“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情况及孔孟之乡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成就。
拉近公众距离。开展了博物馆进基层活动。曲阜、兖州、汶上等县市深入开展了博物馆、文化遗产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活动,制作移动展板、邀请文物专家、出动流动宣传车,深入基层宣传文博知识和文物法律法规,极大地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济宁市博物馆开展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进军营活动,突破了过去只让群众到博物馆参观的传统观念,送博物馆到群众中去,受到广大社区居民和官兵的普遍赞誉。开通济宁市博物馆网站,运用互联网技术放大博物馆为公众服务的功能,并运用互联网与公众实时互动交流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作用。设立文物法律法规、文物知识咨询台。金乡县组织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现场为市民进行免费文物鉴定、咨询和古籍鉴定,为群众当场解答文物法规、文物知识等方面的问题,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普及了文物保护相关法律常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畅游文物景点。活动期间,在继续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同时,适当地延长了免费开放时间。兖州博物馆组织文物专家现场提供导览服务,游客现场与专家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并启用语音讲解导览器,使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游览参观中了解历史,增长了知识。5月17日至24日,曲阜市向曲阜籍市民免费开放颜庙、周公庙、孟母林、寿丘、少昊陵等文物景点,曲阜籍以外游客享受半价优惠,孟母教子馆、汉魏碑刻陈列馆长期对外免费参观,免费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嘉祥县组织中小学生免费参观青山、曾庙、武氏祠等。微山县组织周边学校中小学生免费参观石刻馆。市中区组织辖区内中小学生参观太白楼。金乡县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中小学生参观了鲁西南战役纪念馆。通过参观游览,进一步增进了市民群众对家乡文化遗产的了解,激发了大家学习文物知识的兴趣,增强了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举办特色展览。济宁各县市区不断创新举措,结合本地文物资源和地域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吸引广大公众关注本地文化,增强了广大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曲阜市文物局与省博物馆联合承办了《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作为“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的献礼之作在山东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全国水平最高的中国古代服饰展,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和服饰爱好者。邹城市结合第七届中华母亲文化节,在博物馆深化“感恩、母爱、母教”文化主题,向公众开放“中华母亲文化展”。金乡县经过一年多的积极筹备,于5月18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周家堂楼周氏名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