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山东精神·山东人”大型报道活动暨“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颁奖典礼在新闻大厦举行。王乐义、刘春红、许振超、张建启、张海迪、张瑞敏、欧阳中石、季羡林、徐本禹、谭旭光等10人被评为“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
今年3月21日,齐鲁晚报启动了“山东精神·山东人”大型报道活动,7个月来报道了一大批山东各地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半年来收到读者来稿近万篇;“一句妙语说山东”和“山东人之歌”征集活动也得到读者的热烈响应,共有上千件作品参与评选。为树立新时期山东人典范,齐鲁晚报和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了“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并作为“山东精神·山东人”大型报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家建议及读者推荐,“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评委会从近百名候选人中选出了30名候选人。
今天揭晓的“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堪称新时期山东人的典范和优秀代表。从他们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山东人崇礼尚义、正直豪爽的传统美德,又能看到“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他们当中,既有全国知名的学界泰斗,又有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既有勇于改革创新的企业家,又有冒死支援灾区的纯朴农民;既有当代中国的“保尔”,又有感动中国的“80后”青年楷模。主办方期望通过本次活动,为新时期山东精神赋予更丰富、更可感的内涵。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玉功,省长助理陈光,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精神·山东人”专家顾问团名誉团长王修智等领导和“山东精神·山东人”专家顾问团顾问、著名史学家安作璋,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梁国典,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龙,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于钦彦,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红勇,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马瑞芳等为山东形象大使颁奖。主办单位领导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总编辑郝克远,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总经理梁洪文,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奇立到会并颁奖。
郝克远在致词中说,为梳理齐鲁优秀精神财富、凝聚齐鲁儿女精神力量,今年3月21日,齐鲁晚报启动了“山东精神·山东人”大型报道活动。7个月来,报道了一大批山东各地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并开设了“谁不说俺家乡好”、“一句妙语说山东”、“名家眼中山东人”等专栏,收到读者来稿近万篇;“一句妙语说山东”和“山东人之歌”征集活动也得到读者的热烈响应,共有上千件作品参与评选。他向广大读者、网友和专家顾问团顾问对活动和评选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树立新时期山东人典范,齐鲁晚报和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了“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评选活动,此次活动是“山东精神·山东人”大型报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专家建议及读者推荐,“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专家顾问团从近百名候选人中首先选出了30名“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候选人,10月6日,齐鲁晚报推出了“山东精神·山东人——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候选人特刊,集中刊发了30名候选人的主要事迹,并接受读者投票。广大读者、网友投票踊跃,不到一周,本报就收到上千封投票信件,本报热线电话96706也繁忙异常,众多热心网友也纷纷在网上投票并发表感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0月12日,共有5万多人次参与了投票。根据读者和网友的投票结果,以及专家顾问团的评审意见,最终评出10位“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和两个“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特别奖。
典礼上,由齐鲁晚报推出的“一句妙语说山东” 及“山东人之歌”征集活动的获奖者,以及参与山东形象大使投票活动的幸运读者代表也接受了颁奖。
中央电视台、大公报、大众日报、山东卫视、山东新闻网等十几家媒体对颁奖实况进行了报道,大众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同步直播。


王乐义

刘春红

许振超

张建启

张海迪

张瑞敏

欧阳中石

季羡林

徐本禹

谭旭光

马文广、马文辉(特别奖)

莒县农民救援队(特别奖)
除特别奖?按姓氏笔画为序
让山东人永远顶天立地
《齐鲁晚报》于2008年3月启动的“山东精神山东人”大型报道活动,历经数月,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在把征文与报道结集出版,并与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共同评选出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似乎标志着这次报道活动结束了,但我认为:它应该成为一系列新的活动的启动和开端。
山东的历史、现在和未来都告诉我们: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与时俱进的山东精神,顶天立地的山东人的研究、探索、宣传是一项浩繁的文化工程,应该,也必须深入进行下去。这是我们当代山东人的历史责任,也是山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必然要求。
山东为齐鲁旧邦,其文化底蕴的丰厚,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中华文明的初曙时期。春秋战国时代,齐鲁是文化重心,齐为霸主之国,鲁为礼乐之邦,齐鲁大地演绎着民族文化最雄奇华美的乐章:世界文化名人孔子和管子、孙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一大批圣贤光耀千秋,影响中国历史进程,构筑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基石。当时的齐鲁之人,展现出独特的精神和风貌,也以他们的展现奠定了“山东精神”和“山东人”的元典形态。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山东作为孔孟的故乡,“圣地”的灵光滋养和两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特有的山东精神,孕育了独具文化特质的山东人。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在《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中说:“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如西方的希腊的,则在中国首推山东人。自古迄今,山东人比较上最有做中国标准人的资格。”这既是一位学者对历史上山东人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传统山东精神在民族精神传承发展中的准确定位。
在二十世纪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山东人进一步展现出中华民族的高尚品格和伟大精神。胶东、沂蒙山区以及冀鲁豫边区都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千百万齐鲁儿女用鲜血、生命展示了山东人的勇气、胆识和智慧,体现了坚韧不拔、英勇抗战、顽强不屈的山东精神。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山东半岛到古运河沿岸,从沂蒙山区到黄河之滨,到处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着新世纪山东人非凡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当代山东人在继承历史精神,发扬优秀传统的同时,又在与时俱进,创造着新形势下的山东精神。弘扬传统、展现当代、铸造未来,是我们应担负的历史责任。继往开来,让山东精神一代代继承、发展、创新下去!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中,让山东人永远顶天立地!
(本文是作者为《山东精神山东人》文集所写序言,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