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从邹西规划错落有致的工业园区,到邹东峰峦叠翠的生态林海氧吧;从规划破土的生态科技新城,到荣膺国家森林公园的峄山旅游度假区。邹城,这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如今正甩掉“煤城”的帽子,处处呈现出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景象。
去年以来,邹城市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幸福新邹城”的目标定位,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转型跨越主题,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正把昔日煤城装扮的愈发美丽。
邹城市立足长远转型发展,创新实施了“一核四区”发展战略:即以城市建成区为核心,以邹西大工业板块、生态科技新城、邹东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区、峄山旅游度假区为四区,全力打造邹城转型发展的整体架构。
目前,邹城城市核心区城市广场、绿地公园、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宜居宜业发展环境愈发浓厚;邹西大工业板块格局已逐步形成,化工、机电制造、铝型材、生物医药等一批科技型区中园正快速成长;生态科技新城已成为邹城城市“东跨”主战场,未来将成为该市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聚集区;邹东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区拥有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涵盖市域总面积的60%以上,是邹城绿色转型的源泉所在;峄山旅游度假区囊括了该市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全市发展的“绿色肺”。纵观“一核四区”规划,处处体现着生态发展理念,它打通了邹城县域发展的生态通道,为可持续发展积聚了生态活力。“不要小看这样一块小小的生态木,它可是目前世界上木材替代技术最成熟的产品,它通过对木材的再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塑料、木材行业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且生产过程没有污染。”山东森奈生态木塑科技公司董事长徐现勇在接受采访时向笔者介绍道。
作为邹城新兴产业的一员,森奈的发展代表了该市工业经济转型的高新方向。去年以来,邹城市不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被进一步拓宽,企业科技创新工程层出不穷,衡远新能源动力电池、尤特尔生物酶、金科星机电等一批涵盖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及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信息技术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成长为邹城经济转型的强力“引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快速推进,范围涉及煤炭、电力、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的多个重点企业和关键部位。2012年,邹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实现157.5亿元,同比增长31.85%,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8.26%。
新建城区绿地广场10处,建成、在建高层建筑390幢,新增绿地面积42万平方米,完成450个村庄、912公里的道路硬化任务,实施新型社区建设22处……这一组数字,是去年邹城实施“生态突破”发展战略交出的漂亮成绩单。如今,漫步邹城城乡,随处可见遍布城区的绿地公园广场,新型农村社区把老百姓变成了“农村的城里人”,城乡环境越来越好,群众生活更加宜居。
邹城以实施“生态突破”发展战略为抓手,全力推动绿色家园建设。该市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完善“治用保防控”水污染治理体系,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近年来该市已累计投入30多亿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及相关配套工程40余个,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9万吨,完成25项重点治污工程,城区大气环境优良标准天数达到90%以上;积极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大绿化行动”,实施绿化会战工程,目前完成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4万亩、成片造林6万亩、绿色通道建设100公里,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