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微山县委提出打造“滨湖新城”发展战略,工作中按照“一城四区”的发展格局,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城乡面貌显著改观。让城市成为微山县对外展示形象的亮丽“名片”,真正让微山成为生态宜居之城、魅力发展之地。
大力度拉开大框架
去年来,微山县加大城市建设力度,规划把现有的城区14平方公里科学规划、拓展为50平方公里,西、南都与湖相连,东到采煤塌陷地,与塌陷区生态治理连在一起,北为商贸物流。依据此规划,市区东邻以工业、加工业为主体,南为行政文化区域。西部滨湖区为生态旅游、文化商贸接待,配以高档住宅。到2016年,城区常住人口将一跃达到17万人以上。截至去年底,完成房屋征收面积160万平方米;实施了总投资100亿元的36个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建城市片区170万平方米,120万平方米安置房多层建筑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省运会的“一场三馆”已开工建设,北区的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框架已拉出,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发展面对的重要“瓶颈”之一则是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县委感觉到,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从眼前和长远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由于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干部本身畏首畏尾,境界不够,致使工作推进起来见效甚微。可一年来的实践,旧城改造、合村并点工作的成果显著,几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出来了。而如此宏大、繁杂的工程、工作,竟没有一户、一起上访事件。这让许多有顾虑、担忧的同志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困惑。原因在哪里?还是那句话,选准了路子:思想解放了,作风过硬了,架子拉开了,阳光公开和算账对比的期许得以变成现实,群众何有不拥护之理?参与拆迁的同志都记得,城乡结合部村庄和城中村以及众多的临街房和作为大量小产权房的地点,所到之处一是静悄悄,包括秩序井然的排队领上房号的居民,情绪平静而踏实。群众自觉拆迁井然进行,在阳光公开和优惠政策的感召下,争先恐后。发展需要地,用地就要在加快城市升级中进行。城市改造升级,就要整顿拆迁现有旧城,所有这些,本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方略,可因为一些地方没做到科学拆迁、人性化拆迁,致使“拆迁”字眼提起来往往“提心吊胆”,甚至回避。他们坚持做到阳光公开,一切透明、大张旗鼓,绝不回避。事实表明,越是这样,群众反而放弃了顾虑,并由此变成积极主动配合、支持。
大项目支撑大发展
拆迁任务艰巨,但已风正一帆悬。与此相配套相呼应的是项目建设“三百”工程,即实施一百个重点项目,实现一百亿产业投入,一百亿城市和旅游开发投入。经过精心策划包装和招商洽谈,确定重点建设和推进项目112个,预计投入55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0个,另有一批5亿、10亿的大项目,涵盖了现代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
突出抓好“一城四区”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围绕拉框架、扩规模、优布局、提功能的总体思路,强力推进“一城四区”开发建设。优化中心城区布局。突出城区老运河两岸开发,实施一批片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把旧城改造和重现夏镇历史文化风貌结合起来,打造“运河古镇”。加快南部新城基础设施和景观建设,实现与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融合互动、一体发展,打造“湿地之都”。全面实施西部滨湖区生态休闲旅游带建设,启动一批开发项目,打造“滨湖新城”。全力推进北部商贸区建设,加快招商步伐,引进建设一批物流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打造“商贸重地”。强化东部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建成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打造“科技新区”。加快傅村街道融入城区步伐,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加快城市路网建设。目前,完成城市道路13条31公里、水系3条4.5公里。引湖进城、白鹭湖工程全面启动。开通了城市管道天然气,新增城区集中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加快城市水系建设,完成秀水河、白鹭河、城北河及白鹭湖开挖工程,实现引湖进城,形成环城水系,建设魅力水城。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提速推进县体育文化中心建设,确保体育场、游泳馆、体育馆按时交付使用;启动南部新城CBD、县职教中心、党校等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基础配套。高标准做好城市出入口、重要道路、重要节点、河湖堤岸的绿化美化亮化,实施城区主干道路口渠化工程。统筹抓好城市给排水、强弱电、热力、燃气等设施建设,实现城市规模扩张与功能完善同步推进。持续加大房屋征收力度。强化城市经营管理。放开搞活城市开发建设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开发建设。加快房屋征收区域后续招商和重要地块的出让,引进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着力构建大城管格局,推进城市管理高效化、精细化和常态化。
大规划建好大城镇
突出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把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按照“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加快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驩城镇为次中心、其他乡镇为特色功能区、路域为纽带的小城镇建设格局。坚持规划先行。完成路域经济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乡镇驻地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启动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
突出产业发展。牢固树立“产业兴镇”理念,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和旅游名镇,提升镇域经济特色竞争力,力争乡镇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在省市争先进位。强力推进驩城省级示范镇和韩庄、鲁桥重点镇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完善基础配套。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道路建设,完成104国道城区至韩庄大桥、枣曹线微驩段建设。加快推进高铁连接线、南阳至鱼台旅游观光道路建设。实施京台高速韩庄连接线工程,启动滨湖观光大道建设。新建改建镇村道路100公里,启动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积极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用足用活土地增减挂钩和压煤村庄搬迁政策,不断创新资金投入、项目整合、配套服务机制,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提高社区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
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编制。驩城、韩庄、鲁桥三个试点镇工作加快进行。100余公里国省道和700余公里农村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基本完成,通航道12.5公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城乡面貌实现很大改观。
大力度拉开大框架
去年来,微山县加大城市建设力度,规划把现有的城区14平方公里科学规划、拓展为50平方公里,西、南都与湖相连,东到采煤塌陷地,与塌陷区生态治理连在一起,北为商贸物流。依据此规划,市区东邻以工业、加工业为主体,南为行政文化区域。西部滨湖区为生态旅游、文化商贸接待,配以高档住宅。到2016年,城区常住人口将一跃达到17万人以上。截至去年底,完成房屋征收面积160万平方米;实施了总投资100亿元的36个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建城市片区170万平方米,120万平方米安置房多层建筑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省运会的“一场三馆”已开工建设,北区的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框架已拉出,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发展面对的重要“瓶颈”之一则是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县委感觉到,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从眼前和长远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由于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干部本身畏首畏尾,境界不够,致使工作推进起来见效甚微。可一年来的实践,旧城改造、合村并点工作的成果显著,几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出来了。而如此宏大、繁杂的工程、工作,竟没有一户、一起上访事件。这让许多有顾虑、担忧的同志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困惑。原因在哪里?还是那句话,选准了路子:思想解放了,作风过硬了,架子拉开了,阳光公开和算账对比的期许得以变成现实,群众何有不拥护之理?参与拆迁的同志都记得,城乡结合部村庄和城中村以及众多的临街房和作为大量小产权房的地点,所到之处一是静悄悄,包括秩序井然的排队领上房号的居民,情绪平静而踏实。群众自觉拆迁井然进行,在阳光公开和优惠政策的感召下,争先恐后。发展需要地,用地就要在加快城市升级中进行。城市改造升级,就要整顿拆迁现有旧城,所有这些,本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方略,可因为一些地方没做到科学拆迁、人性化拆迁,致使“拆迁”字眼提起来往往“提心吊胆”,甚至回避。他们坚持做到阳光公开,一切透明、大张旗鼓,绝不回避。事实表明,越是这样,群众反而放弃了顾虑,并由此变成积极主动配合、支持。
大项目支撑大发展
拆迁任务艰巨,但已风正一帆悬。与此相配套相呼应的是项目建设“三百”工程,即实施一百个重点项目,实现一百亿产业投入,一百亿城市和旅游开发投入。经过精心策划包装和招商洽谈,确定重点建设和推进项目112个,预计投入55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0个,另有一批5亿、10亿的大项目,涵盖了现代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
突出抓好“一城四区”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围绕拉框架、扩规模、优布局、提功能的总体思路,强力推进“一城四区”开发建设。优化中心城区布局。突出城区老运河两岸开发,实施一批片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把旧城改造和重现夏镇历史文化风貌结合起来,打造“运河古镇”。加快南部新城基础设施和景观建设,实现与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融合互动、一体发展,打造“湿地之都”。全面实施西部滨湖区生态休闲旅游带建设,启动一批开发项目,打造“滨湖新城”。全力推进北部商贸区建设,加快招商步伐,引进建设一批物流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打造“商贸重地”。强化东部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建成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打造“科技新区”。加快傅村街道融入城区步伐,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加快城市路网建设。目前,完成城市道路13条31公里、水系3条4.5公里。引湖进城、白鹭湖工程全面启动。开通了城市管道天然气,新增城区集中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加快城市水系建设,完成秀水河、白鹭河、城北河及白鹭湖开挖工程,实现引湖进城,形成环城水系,建设魅力水城。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提速推进县体育文化中心建设,确保体育场、游泳馆、体育馆按时交付使用;启动南部新城CBD、县职教中心、党校等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基础配套。高标准做好城市出入口、重要道路、重要节点、河湖堤岸的绿化美化亮化,实施城区主干道路口渠化工程。统筹抓好城市给排水、强弱电、热力、燃气等设施建设,实现城市规模扩张与功能完善同步推进。持续加大房屋征收力度。强化城市经营管理。放开搞活城市开发建设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开发建设。加快房屋征收区域后续招商和重要地块的出让,引进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着力构建大城管格局,推进城市管理高效化、精细化和常态化。
大规划建好大城镇
突出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把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按照“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加快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驩城镇为次中心、其他乡镇为特色功能区、路域为纽带的小城镇建设格局。坚持规划先行。完成路域经济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乡镇驻地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启动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
突出产业发展。牢固树立“产业兴镇”理念,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和旅游名镇,提升镇域经济特色竞争力,力争乡镇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在省市争先进位。强力推进驩城省级示范镇和韩庄、鲁桥重点镇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完善基础配套。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道路建设,完成104国道城区至韩庄大桥、枣曹线微驩段建设。加快推进高铁连接线、南阳至鱼台旅游观光道路建设。实施京台高速韩庄连接线工程,启动滨湖观光大道建设。新建改建镇村道路100公里,启动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积极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用足用活土地增减挂钩和压煤村庄搬迁政策,不断创新资金投入、项目整合、配套服务机制,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提高社区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
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编制。驩城、韩庄、鲁桥三个试点镇工作加快进行。100余公里国省道和700余公里农村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基本完成,通航道12.5公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城乡面貌实现很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