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京杭大运河枢纽工程是保证大运河500余年畅通无阻的“咽喉”工程,已被确定为世界遗产中心专家现场评估的必查重点。2013年上半年作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攻坚阶段,南旺枢纽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关心,申遗工作组织领导得到了全面加强。
一是高度重视,全面加强申遗工作组织领导。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属于国家重大文化工程。近一段时期,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由少平、吴霁雯、孙美荣等亲自莅临汶上南旺现场指导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拿出中肯意见。汶上县委书记赵东升、县长孙琪多次现场督导,强调要按照时间节点,群策群力,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保护和申遗各项工作,打造成一流地申遗样板工程。同时,南旺枢纽工程也得到了周边省市同行的关注和支持,安徽省、江苏省淮安市等考察团先后实地考察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大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情况,交流学习大运河申遗工作经验。3月25日—27日,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会议在扬州召开,南旺枢纽工程指挥部负责同志前往扬州“取经”,学习成果将充分用于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之中。
二是明确任务,认真谋划申遗工作良好成效。南旺枢纽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线长、面广、任务繁重,是一项社会性、技术性、时限性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特点,直接影响着大运河全线申遗的最后成果。如何在技术标准复杂、施工期限紧张、群众利益诉求相互交织中均衡、快速推进工程建设,唯有不畏艰难勇挑重担,不求得失甘于奉献,为此南旺枢纽工程指挥部作了大量充分细致的工作,吹响了百日奋战的“号角”。3月4日,指挥部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充实调整工作人员,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强化工作措施,提出奋战100天,将南旺枢纽建成大运河申遗样板工程。根据保护和申遗计划安排,划分九大工作任务,包括南旺枢纽遗址考古发掘、大运河博物馆布展、古河道保护与环境整治、文物本体保护与展示以及南旺运河古镇规划建设等。同时,在工程时间节点上,也提出了明确要求,6月底前完成考古发掘工作,5月份完成环境整治,安装好标识系统,6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遗产点本体保护和展示工程等。南旺枢纽遗址这颗大运河历史上的璀璨明珠,在时代召唤下开启了新的篇章。
三是统筹推进,努力打造申遗工作样板工程。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伴随着全县解放思想、跨越赶超的工作作风,侵染着指挥部同志的辛勤汗水,南旺枢纽遗址正阔步走在保护和申遗的康庄大道上,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3月份以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保工程公司、北京永一格展览展示有限公司、浙江杭州园林公司等先后进驻南旺,全面展开南旺枢纽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按照计划安排,将于6月底前全面完成南旺柳林闸、十里闸、寺前铺闸考古发掘和保护维修工作,集中揭示明清闸体结构、解析其运行机理,为三闸的保护维修提供详实资料。截止3月28日,山东省文保工程公司已清理完成古运河河道,将开展河床堆积物清理工作,最后恢复、加固石砌和砖砌驳岸,重建河床原貌。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组织召开南旺枢纽博物馆布展设计方案汇报会,确定了博物馆馆名,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全县召开大运河和小汶河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指挥部负责同志多次沿大运河、小汶河徒步检查并现场研究河道修整、沿岸环境整治和各申遗节点交通连接线路问题。杨店、汶上、次丘等有关乡镇做到了广泛发动、人员到位和机械进驻,重点开展了河形恢复、河道疏通,并对河道内生活、建筑垃圾进行清运和掩埋。此外,南旺枢纽遗址核心区园林维护工程也已全面展开。在全面打造运河申遗样板工程的迫切要求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运河申遗终将美梦成真。
四是广泛发动,充分营造申遗工作良好氛围。南旺枢纽保护和申遗工作始终坚持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发展理念。地方政府服从上级领导,均衡百姓自身利益与国家长久发展,成为考量全县干部职工能力水平的最大标准。在国家级工程任务面前,汶上县开展全面整治,着力惠及民生,为大运河成功申遗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和舆论基础。2010年8月汶上县正式启动南旺枢纽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2011年6月隆重举行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奠基仪式,期间对占压南旺湖遗址、运河河堤和河道的居民住所进行了整体搬迁,回迁群众747户,有效保障了群众切身利益。在申遗工作开展过程中,广泛宣传南旺枢纽的突出价值,充分报道运河申遗的神圣使命,深入挖掘运河流域的民间传说,形成了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全民心连心、步调一致的和谐场面。为及时对上报道宣传,同行沟通联络,搭建畅通无阻的信息报道窗口,建立了专门的大运河南旺枢纽网站,编辑简报50余期,新华网、国家文物局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络媒体进行了转载和报道。近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集中来到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进行采访报道,齐鲁电视台进行了现场卫星直播。记者们指出,大运河申遗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是社会的期盼,同时也是媒体的担当,要通过自己手中的镜头和纸笔,让更多的寻常百姓共同关注、了解和参与到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中来,为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