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型城市济宁市,是在资源鼎盛期主动转型的先行城市之一。近年来,为摆脱“煤炭依赖症”,我们着力推进经济战略转型,实现资源型城市向新兴工业城市的跨越,为可持续发展赢得了主动权。目前,济宁市“煤电独大”的格局已被打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2%,增速超过工业增速,占工业比重达到21%。
首先,我们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方向,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相继建成了煤化工、工程机械、专用汽车、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光电特色产业等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汽车和零部件、纺织服装、轻工造纸、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基本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一批骨干企业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为培植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济宁市集中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五大领域,力争5年内突破1500亿元规模,打造国内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目前,济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已建成国家级光电产业基地,济宁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
同时,我们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支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家,院士工作站2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