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济宁市规划局了解到,日前,该市正式制定老运河与越河围合地区概念性规划,按规划要求,该区域将建设成为翠岛绿环、人文水城,适应老龄化社区的宜居空间。
据了解,老运河与越河围合地区是古运河水路码头和商贸集散所在地,是济宁市历史人文社区传承发展的集中体现地,并且还存在多处历史文化古迹。
《规划》提出,该区域空间的组织紧紧围绕着河道空间展开,规划结构为一岛、一环、两核、多点。其中,一岛为两河围抱形成的一个人文宜居岛,既蓄含传统文化及居住环境的整合提升,又面临着新的人居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再创;一环为由古运河、越河及周边绿化和众多人文景观围合而成的生态环和人文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灵魂作用。
同时,两核为以东大寺为中心的传统特色商贸集聚核以及古运河、越河交汇处的现代生态休闲消费核,前者体现对传统文化和经营方式的认同和传承,后者体现新的环境价值和消费概念在区域更新中的注入和升华;多点为以古运河和越河为纽带,通过交通和绿化系统的联接而形成的多个由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网络布点,这些网络的存在将滨河的生态文化资源有效引入腹地,整体上改善了区域的生态和居住环境,提升了区域的土地利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规划》还提出,该区域将创建成为适应老龄化社区的宜居空间。满足社会多种群体的生活需求与心理需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建设这所追求的目标,这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城市文明化程度的一个度量标准,对此,创建适应老龄化社区的城市空间,对于两河围合地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