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今年以来,济宁市泗水县持续加大农业投入,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方向,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利丰、鸿润、新绿等“农字号”龙头企业,年内新增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至5家,支持利丰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设施农业比重,力争瓜菜发展到30万亩;扩展延伸现有林果基地,实现规模连片发展,新增成片造林5万亩以上,林木绿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鼓励发展“土特野绿”养殖,力争新增规模养殖场200家。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投资9958万元的泗河大闸改造重建、投资9837万元的小农水重点县、投资6000万元的泗河橡胶坝等项目,铺开黄沟河治理、华村灌区配套、小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推进扶贫开发创新试点、农业综合开发中低田改造、花生油料基地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推广物理、生化防控措施,减少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量。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农业标准化和示范区建设,力争年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发展到21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5个。
加快综合配套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年内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推进土地流转法制化、规范化,力争年内规模流转土地4万亩以上,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建基地、种养大户扩规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乡村道路养护机制,实施水管体制改革,更好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统筹镇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加快形成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特色农业大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力争年内培育地方财政收入过2000万元乡镇1个;力争1个乡镇进入“济宁市综合经济实力”前50名,2个乡镇进入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进乡镇;各乡镇(街道)在全市乡镇综合实力排名中提升3个位次。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利丰、鸿润、新绿等“农字号”龙头企业,年内新增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至5家,支持利丰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设施农业比重,力争瓜菜发展到30万亩;扩展延伸现有林果基地,实现规模连片发展,新增成片造林5万亩以上,林木绿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鼓励发展“土特野绿”养殖,力争新增规模养殖场200家。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投资9958万元的泗河大闸改造重建、投资9837万元的小农水重点县、投资6000万元的泗河橡胶坝等项目,铺开黄沟河治理、华村灌区配套、小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推进扶贫开发创新试点、农业综合开发中低田改造、花生油料基地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推广物理、生化防控措施,减少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量。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农业标准化和示范区建设,力争年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发展到21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5个。
加快综合配套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年内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推进土地流转法制化、规范化,力争年内规模流转土地4万亩以上,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建基地、种养大户扩规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乡村道路养护机制,实施水管体制改革,更好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统筹镇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加快形成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特色农业大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力争年内培育地方财政收入过2000万元乡镇1个;力争1个乡镇进入“济宁市综合经济实力”前50名,2个乡镇进入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进乡镇;各乡镇(街道)在全市乡镇综合实力排名中提升3个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