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他们的名字很普通,他们来自基层、来自群众,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没有叱咤风云的业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家喻户晓,被广大济宁人民所熟知。他们的一言一行,深深感动、震撼着济宁百姓。他们就是被评为首届“济宁好人”、“山东好人”的典型代表。
寻找好人,宣传好人,活动评选规模大、规格高、参与面广
首届“济宁好人———每月之星”、“山东好人———每月之星”推荐评选活动由济宁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济宁日报社、济宁广播电视台等部门联合主办,济宁晚报、东方圣城网、济宁新闻网、济宁文明网等单位承办。评选活动于2012年3月启动,通过报名推荐、媒体公示、公众投票、评选审定等环节,每月确定10名“济宁好人”人选,每月16日通过济宁文明网和济宁晚报推荐评选活动平台刊登候选人事迹,接受群众投票。
活动启动以来,受到了全市各部门、群众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活动期间,我市共组织了9批“济宁好人”评选,各级共推荐候选人180名,全市众多民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进来,共收到报纸投票15086份,网络投票236675票,评选出“济宁好人”90名、“每月之星”18名;“山东好人”30名、“每周之星”3名;3名同志入选“中国好人榜”推荐名单。投票者中,有农民、有工人,有青年学生、有机关干部、有武警战士……广大群众积极性高涨并广泛参与成为“济宁好人”评选的最大亮点,在全社会营造出了崇尚真、善、美的良好社会氛围。
好人有心,好人有义,好人有爱,他们心中有着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遍览候选人事迹,我们深深地感到,这是一个平民英雄辈出的时代,但平民英雄平凡小事与小小善举的背后,却彰显着人间大爱,更留住了人间最珍贵、最动人的悲悯情怀。
家住汶上县寅寺镇刘楼村的农家媳妇陈海利,今年只有25岁,初中文化水平,为了给丈夫高洋的哥哥高文筹齐治疗白血病手术的钱,这个过门仅一年的弟媳妇卖掉了结婚时刚买的冰箱、洗衣机、空调,以及丈夫辛苦打工攒钱盖上的二层小楼房———这家人唯一的安身之所。对于这种几乎倾家荡产的做法,陈海利说,和人命相比,钱财不算什么。一句简单的话语却彰显了陈海利朴实善良、无怨无悔的大爱精神。
提起金乡县兴隆乡半边峭楼村的周轲,大家一定会想起2012年10月7日发生在来宾市兴宾区合山路东一巷24号6间门店铺面的那场火灾。为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年仅22岁的周轲不幸壮烈牺牲。他用生命演绎了忠诚警魂,以自己平凡而闪光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消防军人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英雄赞歌。
2012年2月24日下午,在沪陕高速江都浦头段,一辆客车突然起火,泗水县圣水峪镇毛沃村村民张甲生恰巧乘坐这辆车前往打工地江阴。他奋不顾身地帮助车上的40余名乘客撤离,确认所有的乘客都安全下车后,他才最后一个逃生。张甲生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保护生命的动人乐章,诠释了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
微山县皮防站的医生曾昭安在麻风村一待就是30年,用他的坚持和爱心照顾着这个特殊而不被社会理解的群体。没有誓言,却践行大爱;没有壮举,却让最需要的人暖心。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公共卫生防疫人员的奉献精神,看到的是对麻风病人的关爱与真情。
一件件、一桩桩,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在“老人摔倒了要不要扶”、“做好人会不会很受伤”等话题引发热议的今天,却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普通人身上迸发出来的大善与大爱,让我们触摸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每人心里都有一扇窗,“济宁好人”群体帮助人们打开了心灵之窗
经营电器专卖店的高女士告诉记者,一天,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拿回一张刊登“济宁好人”人物选票的报纸,要和自己一起填。为此,她和孩子一起认认真真地看完了每一位候选人的资料,当看到一个个典型代表或见义勇为、或助人为乐、或孝老爱亲的事迹后,她和女儿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女儿告诉她,今后要努力学习,做好人、做道德模范人物。
不仅是孩子,学“好人”、做“好人”,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氛围,一些部门、单位通过组织座谈会、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对照“好人”典型,查找自身差距,引导干部群众从我做起,使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济宁好人”典型代表的推选,在全市人们的心里树起了新的道德标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扇窗,“济宁好人”群体帮助人们打开了心灵之窗,并照亮了人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