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12月28日上午,济宁北湖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何锡明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客“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就涉及北湖新区开发建设、北湖景区、旅游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与听众展开了交流。
“七纵七横”路网建设基本竣工 形成“一路一景”生态特色
北湖新区作为济宁市未来城市的主中心,也是全市人民关心关注的焦点,从成立以来在广大建设者的奋力拼搏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湖新区位于济宁城市南部,南接微山湖、北靠老城区,京杭大运河、洸府河双河环抱,古运河穿境而过,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生态资源得天独厚。2009年5月获省政府批准,正式启动建设。新区建设启动以来,全区上下按照“一年拉框架、三年成规模、五年出新城”的目标,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种种困难,“五加二”、“白加黑”,高点谋划发展定位,全力推进高起点规划,集中攻坚重点项目,提速拉开发展框架,逐步理顺体制机制,不断破解瓶颈制约,各项工作都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新区建设进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截至目前,全长70公里、总投资40亿元的“七纵七横”路网建设基本竣工,道路景观建设同步实施,形成了一路一景的生态特色。占地1800余亩的北湖湾开挖完成;23届省运会综合指挥中心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内外部精装修; 奥体中心体育场即将交付使用,其他的配套场馆也都进展非常顺利;济宁医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区已投入使用;市规划展示馆、济宁一中、北湖污水处理厂、300多万平方米的三大回迁片区已全面开工建设,正全速推进。
加快体育场馆建设 全力迎接省运会
2014年23届省运会确定在济宁举办,北湖新区是主赛场,广大听众朋友比较想了解北湖新区要承建哪些体育场馆?这些场馆已经建设到什么程度了呢?
对此,何锡明表示:“截至目前,北湖新区承办的场馆建设速度快、标准高,进展非常顺利。省运动会综合指挥中心主楼已经进入了装修阶段、二期附楼工程基槽开挖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奥体中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鸟巢’,这项工程已经竣工,而且具备了使用条件;省运会媒体中心工程已完成投资2.8亿元,明年春天,主体工程可以全面完工;综合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和射击射箭馆三大场馆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施工。而且,我们作为主赛场所在地,不仅仅要确保场馆建设,而且要从环境卫生、赛事基本配套服务等各方面,为省运会胜利召开加油鼓劲。”
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综合指挥中心
三分建、七分管 “四精四细”推进城市管理
北湖新区加强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沉重的城市管理的任务。大家一般都说,城市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那么北湖新区在城市管理方面是怎么考虑的呢?
对此,何锡明回答说:“从明年起,我们就进入了城市建设和管理并重发展的阶段”。据介绍,新区在城市管理上将采取一系列关键措施,从体制机制、设施配套、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提升水平和档次,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精四细”,即:精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性化服务作为城市管理的精髓贯穿始终;精品,把城市管理作为一项精品工程来打造;精通,就是要把从业人员培养成城市管理的行家里手;精密,建立城市多媒体管理系统,实现监控和管理全覆盖。“四细”,就是要细分管理对象、细分岗位职能、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各个落实环节等等,做到每个路段、每个片区、每个街面上发生的事情,都有明确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小到一个烟头、一个纸屑,每项工作都有具体可行的落实措施,实现管理上无空白、责任上无缺失、落实上无断档。
引进BT、BOT现代化融资模式 解决资金投入难问题
按照北湖新区的总体规划区内没有工业,也就是说没有税收方面的优势,很多市民想了解的是,北湖新区在解决建设资金投入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据何锡明介绍,北湖新区由于区域功能定位的制约,区内没有规划工业项目,现有的还要逐步迁出,因此资金问题也是制约北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但是区党工委、管委会没有等、靠、要,而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招商融资,强力突破瓶颈制约。一是做强融资平台。以新城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增加注册资本,平台融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二是多元化融资。做好经营城市文章,通过BT、BOT等现代化融资模式,与青岛建设集团、山东路桥集团等公司通过BT方式累计融资约36亿元,为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吸引了冠鲁集团、中南集团等多家企业来北湖投资。三是经营土地。坚持先做环境后出让的原则,提高土地的增值收益。“在北湖新区的未来发展上,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拓展服务业,一些高端产业、绿色产业将被引入新区,新兴房地产业、总部经济、CBD经济将与旅游收入一起,作为支撑和保障,将新区建设成为一个循环、绿色的经济示范区。”何锡明向记者表示。
加快推进三大回迁片区建设
完善失地农民、渔民保障体系
民生问题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北湖新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关键时期,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方面,北湖新区又采取了哪些新举措呢?
对此,北湖新区管委会主任何锡明介绍说,围绕民生工作,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并坚持了这样的原则:无论遇到的困难再大,对民生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民生工程的覆盖面只能扩大不能缩小,要通过民生事业的统筹推进发展,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新城开发带来的实惠。一是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推进了三大回迁片区建设,目前已开工建设高层回迁居民楼98栋、14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0.41亿元,其中48栋楼主体已封顶,预计今年春节前可全部竣工。二是教育硬件设施和教学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北湖小学教学楼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北湖中学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公办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已经完成选址和规划设计,并实施了“名校联姻”、“名师带动”等工程,大幅提升了区内教学管理水平。三是完善失地农民、渔民生活保障体系。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发放养老专项补助,自“新农保”实施以来,累计发放基础养老金705.15万元,养老专项补助346.66万元; 低保金发放标准和到位率排名全市第一; 城乡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大病救助金109.8万元。并实施了就业“彩虹工程”,协调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济宁医学院等单位安排当地被拆迁群众就业1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