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这是一组鲜活而又催人奋进的数字:1至8月份,曲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6.4亿元、利税17.3亿元、利润11.2亿元;共签约项目93个,合同投资额398.8亿元,其中过亿元签约项目66个,在建过亿元项目70个。在近日曲阜市召开的“百日会战”动员大会上,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明确提出,全市上下要咬紧牙关、奋战百天,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冲锋号角再一次吹响。
串串数字见证崛起,冲天干劲撼动人心。曲阜市经济的强势起飞是对“十大新政”效果最强有力的回音。去年以来,曲阜市围绕如何加快经济发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基层党建、拓宽诉求渠道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出实施“十大新政”,为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聚集了强劲能量。
探索建立“马上就办”工作体系。2011年初,在不增加人员、不增加编制、不增加经费的前提下,曲阜市在全市各部门单位挂牌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立足于“首问负责、限时办结,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对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承办事项,立即启动工作流程; 对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或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问题,牵头负责或协调督促有关“马上就办办公室”在最短的时限内办结,其目的就是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提高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2011年,“马上就办”成功入选人民网评选的“全国十大优秀地方新政”。目前,全市“马上就办办公室”达101个,共办结典型事例60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已形成“马上就办办公室、马上就办一线通、马上就办直通车”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和首接负责的办理机制、功能明确的协作机制、入脑入心的宣教机制、权责明晰的监督机制等“四大机制”,实现了“马上就办”工作的全对接、全覆盖。
实行第一书记“1+1”制度。按照“党政部门到难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穷村、农科部门到专业村”的原则,选派405名党员领导干部、405名年轻干部分别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村助理,实现了全市所有副科级以上实职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和“全覆盖”。组织开展了集中驻村月、农民教育、户户走访、解放思想奔康致富大讨论、“百强示范村”创建和村情大调研等主题实践活动,达到了农村基层基础和干部个人能力的“双提升”。一年多来,第一书记们帮助清理整治农村大街小巷2000余条,80%以上的村环境卫生实现了“美、洁、净”,帮助流转土地3万多亩,40多个村班子由“弱”变“强”。“第一书记”制度得到了中组部李源潮部长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等媒体予以报道,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连续5集专题播出。
实施“四零”工程。创新实施零收费、零插手、零距离、零投诉。对招商项目和建设工程,一律免除行政审批“三费”。健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项目“驻警”制度,严格领导干部“三个不准”:不准插手工程招投标、不准干预土地招拍挂、不准以参股等方式非法获利。全面推行项目手续“一个市级领导+一个部门”包保和政务服务外包“双代办”模式,深入开展“零投诉”部门争创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审批事项由319项压减至210项,31个部门237个项目纳入“首违不罚”范围;23个部门的71个项目实现“零收费”,年内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近1000万元。
领导干部担任信访局“第一局长”制度。选派市级领导干部担任市信访局第一局长,并带领一名部门正职、一名年轻机关干部到市信访局接访室轮流公开接访。实行首接负责、包案到底“一站式”工作模式,即“谁接待、谁包案、谁协调、谁处理、谁结案”;案件包保实行“五定五包”:即采取“定领导、定方案、定专人、定质量、定时限”的措施,落实“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的责任制,真正做到一个案件,一名包案领导,一个专门班子,一套化解方案,包案领导全程跟踪,直至“案结事了”、“事了人服”。通过开展第一局长镇街下访、城区公开大接访活动,树立起党委政府代言人、群众信访代理人、社情民意代表人形象。
推行乡镇主体功能区建设。以主体功能区理论为指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思路,将12个镇街划分为1个服务业引领型、8个工业主导型、3个观光旅游农业主导型镇街,配套出台扩权强镇政策,建立财政平衡机制,着力构建布局合理、产业集中、各具特色的镇街经济发展新模式,促进了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把支部建在指挥部上。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在78个重点工程指挥部和60个驻点招商一线,全部建立了临时党(总)支部,实现了党员管理无缝隙、全覆盖。同时,赋予指挥部相应决策权、用人建议权和党员发展权,采取一线考察入党的形式,真正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推选干部实行实绩公示制度。在干部考察全额定向民主推荐中,坚持“以德为先、实绩至上”的用人标准和“重视基层、倾斜一线”的用人导向,将被考察人提报的近三年工作实绩和年度考核情况装订成册发到参会人员手中,作为投票依据,真正做到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
科级干部每日工作及实绩公示制度。全市449名科级干部的每周工作实绩,通过 《今 日 曲阜》、宣传长廊、单位公开栏等全面向社会公开,其他副科级干部在本单位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现了干部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开通书记信箱、建立网络问政平台。去年3月,开通市委书记信箱和网络问政平台,全市74个部门单位一次性上网,并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处理网民各类诉求,成为为民办事、了解民意、辅助决策的重要平台。开通以来,书记信箱收到群众来信2335件,坚持件件批示、封封回复;网络问政平台先后受理群众各类诉求、意见和建议16054件,实现了网上访民情、网下解民忧。
实行督考体制改革和个性化考核。围绕建立“决策——执行——督查考核”三位一体的权力运行机制,成立独立的督查考核委员会,集中对重点工程进行督查考核,实现干考分离、干监分离; 组建了由市级老干部担任团长的老干部及群众监督评议团。出台个性化考核意见,镇街实行分类考核,部门实行同类同考,打破了“权力部门”长期包揽先进的局面。
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幕已经开启,浓墨重彩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突围,突破,突变……如今的曲阜正踏着“十大新政”的强劲节拍,奏响经济社会发展最强音,曲阜必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