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全境,遗留不同历史时期的运道总长度587公里,目前通航里程140公里,现存码头、船闸、桥梁等多处水工设施,以及与运河密切相关的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街区、村镇等众多文化遗产。日前,大运河济宁段遗产点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这标志着济宁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进入到实质性实施阶段。年底前,通济闸、金口坝等12处遗产点将开始修缮保护。
9个闸、2座桥、1个坝启动修缮工程
济宁市在《大运河遗产济宁段保护和申遗规划》的基础上,多次组织专家对已确定的大运河济宁段遗产点进行全面调查、勘察测绘、遗产登录、资料收集等工作。根据运河水利工程体系和功能相关遗存的保存、使用、管理、研究等状况,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曲阜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编制完成了大运河遗产点通济闸、金口坝等12处桥、闸、坝及水源地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并且于今年5月份获国家文物局同意批复。
大运河济宁段有28处遗产点进申遗预备名单,其中23处遗产点进入立即列入项目,5处遗产点为“后续列入项目”。此次进行修缮的遗产点有9个闸、2座桥以及1个坝。整个修缮工程的性质主要为文物本体现状保护维修、恢复局部缺失的构件、周边环境整治。据了解,根据大运河申遗安排,在2013年8月前完成全部申遗准备工作并接受国际专家现场评估考察。
周边环境整治成为重要修缮内容
根据12处遗产点的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每个工程基本上都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周边的环境整治。这些遗产点有的位于城区闹市,有的处于荒郊野外,周边的环境非常差。
国际专家在对大运河考察时,除了察看运河主体的保护情况外,大运河周边环境的治理也是重要的考察内容。然而,在运河分段落内,周边百姓肆意倒垃圾、破坏堤坝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运河风貌,不利于申遗工作开展。因此,12处遗产点的周边环境整治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