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上午,2008'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汶上联民酒店举行。汶上县人民政府县长孙琪致发布辞,并回答了省内外记者的提问。汶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姜永伟主持新闻发布会。
从2004年开始,一年一度的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由于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极大提高了汶上县的知名度,大力推动了汶上县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汶上县旅游市场日臻火爆, 2004年以来,平均每年都有近百万人次来汶上旅游观光,礼佛朝拜,使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汶上县很快成为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汶上太子灵踪文化节因此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2008年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将由山东省旅游局、济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济宁市文化局、济宁市旅游局、汶上县人民政府承办。这届文化节将在4月17日至4月23日隆重举行。整个活动以“弘扬佛教文化 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采取“政府主导、专业策划、市场运作、广泛参与”的运作方式,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文化结合,以鲜明的佛教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为主题,为海内外游客打造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旅游大餐,进一步叫响“中国佛都”品牌,推进汶上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2008'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期间,将举办太子灵踪文化节开幕式、《佛都之春》文艺演出、太子灵踪文化研讨会,佛缘会(招商项目推介会)、《佛光之旅—中都汶上》文艺演出、“佛都朝圣,心灵之旅”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此外宝相寺内将举行“祈祷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间和美”系列法会。
汶上县地处鲁西南平原,辖属济宁市,有14处乡镇、493个村居,人口74万,耕地面积84.7万亩。汶上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煤、铁、金、花岗岩等,其中煤炭储量30亿吨,可开采量18亿吨,铁矿石储量近亿吨,花岗岩储量达13亿立方米。汶上历史悠久,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佛教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始祖文化辉相交融。汶上县紧紧抓住山东省规划建设鲁南经济带的机遇,把“中国佛都”品牌建设融入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整体规划,科学整合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优势,围绕加快建设“儒释圣地”、“花园水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做足、做活、做好“佛”和“水”的文章。以建设世界一流、独一无二的“中都佛苑”为重点,规划建设孔子政园、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中华兵祖陵、北部生态旅游等景区。
山东省政府已把汶上佛教文化为特色的仿古朝圣修学游列入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并指出要运用运河文化、佛教文化的广泛影响,做好规划和发展的文章,使之成为促进鲁南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名片”。因此汶上县积极借助一年一度的中国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这个平台,弘扬汶上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汶上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汶上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文明进步,并紧紧利用这个平台,扩大汶上县的对外影响和经济发展引力,大力开发建设中都佛苑旅游景区,全力打造“千年佛都”、“儒贤圣地”旅游品牌。依托独特的佛教文化资源优势,加快以宝相寺景区为核心的“中都佛苑”景区开发,努力推进“中国佛都”文化旅游名县建设,将“中都佛苑”景区建成佛教圣物朝拜圣地和休闲、观光、旅游体验地。目前,汶上宝相寺旅游开发公司已被确定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正在建设中的山门、天王殿、钟鼓楼等宝相寺建筑群已初具规模。孔子仁政园、文庙建筑群和汶上文物馆的建设也进入实质性阶段,并正在着手恢复南旺分水龙王庙和兵祖陵苑以及荣氏宗祠等古迹,聚力打造佛教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始祖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