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2011年6月30日,世界上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巨龙”纵贯四省、三大直辖市,连接环渤海、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加快了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动、聚集与扩散,为沿线城市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济宁曲阜恰巧位于其黄金分割点上,借势高铁,曲阜是如何放大历史文化名城优势、搭乘了高铁经济“头班车”?又是如何完善配套设施、对接融入发达地区的呢?在京沪高铁开通一周年之际,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凤东。
记者:京沪高铁开通一年了,作为恰巧位于其黄金分割点上的曲阜,是如何推进各项基础设施配套的?高铁新区又是如何定位发展的呢?
杨凤东:立足于历史文化名城实际,我们已把高铁新区定位为“孔子故里新客厅、生态文化新城区、高新产业新平台”,确立了“一心一带一新城”的发展布局,一心,即以曲阜东站为中心,打造放射状“半小时核心圈”;一带,即以孔子大道为纽带,打造迎宾走廊和黄金商业走廊;一新城,即高铁文化生态城,以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实现城市功能融合,建成体现儒家文化、舒适宜居的现代古城。同时,我们还坚持产城融合,将高铁新区作为曲阜新一轮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一方面以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撑,另一方面以城市作为产业发展平台,通过完善环境、提升功能,促进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截至目前,站前广场及广场环路、站前路延伸等道路工程已完成管网铺设;火炬集团百米双塔楼、论语村明清式四合院、大型商场等正在加快建设;孔子博物馆、奥体中心、息陬医院等公共设施加快推进;旧村改造、合村并点全面展开,终吉社区、息陬社区等新型农村社区初具规模。目前,高铁新区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记者: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曲阜与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曲阜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你们是如何借助这一区位交通优势的呢?
杨凤东: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使曲阜融入高铁沿线城市的3小时经济圈,成为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圈市民休闲观光的“后花园”。同时,京沪高铁与曲阜原有的京台和日兰高速、104和327国道、京沪和日菏铁路、曲阜机场,相互交织,形成了高铁、公交、出租、客运等协同发展、便捷顺畅的立体化交通体系,曲阜成为鲁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切实放大区位交通优势,建站之初,我们就与上级部门协调,提高车站和站房建设标准,站房建筑面积由5千平方米扩大到1万平方米,并使设计风格与曲阜历史文化名城整体风貌相统一,使曲阜东站成为高铁沿线“六个精品站”之一。为实现高铁与区域内交通网络的互通互联,投资9.6亿元高标准建设了孔子文化广场和孔子大道,实现了曲阜东站至曲阜和济宁城区交通的全面对接;曲阜东站至兖州、邹城、泗水等周边县市的连接线建设全面展开。为实现游客“零换乘”,投资3500万元,开通了至济宁、兖州、邹城、泗水、曲阜机场的直达班车,至孟庙、微山岛、宝相寺、梁山景区的旅游专线,以及至曲阜城区的公交、出租。目前,曲阜东站日均客流量5000多人次,开通一周年客流量达300多万人次,运营情况在山东省6个站中综合排名第二。鉴于此,铁道部批准自2012年5月5日起,济南西—北京南G182车次改为曲阜东站始发;曲阜至青岛的车次每日由1列增加为2列。
记者:曲阜作为儒家文化发祥地、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三孔”等一大批顶级文化旅游资源,曲阜是如何借势高铁,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呢?
杨凤东:目前,曲阜已成为高铁旅游热点城市。为迎接高铁旅游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我们启动了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和孔子学院总部基地儒家思想体验中心“新三孔”以及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明故城保护复兴、石门山体育休闲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进了香格里拉、格林豪泰、万豪、闽商君廷等高星级酒店的建设;另一方面,整合了各类旅游资源,推出“乘高铁、游曲阜”系列旅游产品。2011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1067万人次,其中高铁开通后的第一个月,接待人次同比增长30%以上,为近年来增幅最高的月份;2011年“十一”黄金周,“三孔”景区接待游客36.6万人次,10月3日单日达到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今年1至5月份,全市接待中外游客400多万人次,又创新高。在京沪高铁利好的带动下,各大知名品牌酒店纷纷抢滩我市,仅2011年就有格林豪泰、银座佳驿、柠檬假日等6家品牌酒店入驻,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星级酒店13家,全国知名连锁酒店、商务酒店20余家。全市酒店平均入住率提高10%以上。
记者:随着高铁的开通,发展要素在加速集聚,曲阜在招商引资方面又取得哪些突破呢?
杨凤东:高铁开通后,曲阜到北京、上海的时间分别为2小时和2.5小时,由此催动曲阜更好地融入环渤海、长三角两大经济圈,承接京沪等发达地区的资源要素转移。借助高铁,我们努力打好“孔子牌”,高铁开通当年,润峰电动汽车暨新能源、尼山圣境、北京火炬三大百亿元项目成功落户。今年,我们又成功举办了工业、高铁暨城建、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招商大会,累计签约项目60余个、合同资金270多亿元;圆满举办了赴京津沪、苏杭等沿线重点城市招商恳谈活动,累计签约项目60余个、投资额300多亿元。先后迎来了世界500强美国ITW集团、德国大陆集团以及香港嘉里、联想集团、无锡灵山集团、北京火炬集团、绿地、雨润控投等众多知名企业集团,选择投资曲阜。曲阜已成为山东省被外商最为看好的投资地区之一。
记者:未来五年,曲阜高铁新区将如何定位发展?杨凤东:总起来就是要坚持“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打
造一个品牌。要突出区域性品牌的打造。重点是找准“连接京沪、辐射周边”的定位,以北延济南、泰安,南展枣庄、徐州为战略纵深,打造“承接大上海、服务京津唐”的区域性品牌。实现两个转变。在城市形态上,实现由平面建设向立体构筑的转变;在发展内容上,实现由城市建设向城市经营的转变。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经济产业培育;突出城建规划提升;突出民生和谐幸福。创新社区管理、社会事业、公共安全等社会管理工作,积极构建与城市化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四个新城即建设生态新城、文化新城、活力新城和宜居新城。
记者:曲阜未来五年的发展定位又是怎样的呢?杨凤东:未来五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一年起步、三年成型、五年再造一个新城”的目标,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开发、大气魄建设,实现三个突破。
首先要全力突破高铁新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交通专线布局,强化高铁与区域交通体系的有机衔接,加快高铁站与周边县市区的连接线建设。推进高铁新区路网建设,年内完成10条主干道建设,配套完善水、电、气、通信等管网建设,同时,加快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强力提升基础配套能力。全力加快火炬总部基地、奥体中心、新区医院、孔子博物馆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站区周边、息陬镇驻地和孔子大道沿线村庄拆迁改造、合村并点步伐,推进息陬、张曲、终吉等社区建设,让更多农民变成新区市民。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吸引知名企业、品牌、项目入驻,实现现代服务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其次全力突破文化旅游发展。以济宁文化建设“突破曲阜”为契机,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和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带动战略,做足做精高铁旅游文章。一是实现旅游服务与高铁的全面对接。开通高铁站至市内主要景区以及跨县市区旅游专线,实现高铁站与景区的“点对线”、“点对面”连通。二是做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按照“一区多园”发展布局,力争到2016年实现曲阜地方文化产业总值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保持30%以上,建成“济宁文化产业核心区、山东文化产业新高地、全国文化产业一流示范区”。三是加快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加快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孔子学院总部基地儒家思想体验中心“新三孔”以及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明故城保护复兴、儒家文化动漫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骨干支撑体系。四是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要素。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改造提升现有宾馆酒店,加快香格里拉、格林豪泰等高星级酒店建设。加大曲阜三宝、文物复仿等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打响儒家文化旅游商品品牌。五是强化旅游产品创新与营销。针对高铁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深度开发观光朝觐游、修学游、碑刻书法游、民俗文化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加强与周边县市区旅游合作,开发跨县市二日游、三日游精品旅游线路。
三是全力突破产业承接合作。充分把握长三角、环渤海产业发展动态,积极研究制定优惠的产业承接政策和承接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转移承接。要承接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项目。助力招商引资扩大实效。坚持活动招商造声势、驻点招商抓信息、驻企招商助联强、专业招商求实效、以商招商促配套,赴高铁沿线城市敲名门、招大商,主攻世界500强、中国100强、大型央企、民营巨头,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沿线资金、人才、技术,向我市重点企业和项目集聚,破解发展瓶颈,推动项目加快建设、企业实力壮大、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