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这里不产江米、苇叶、蜜枣,却成了济宁最大的粽子加工基地,这里还有济宁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最大的大棚西红柿基地。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突破资源限制,大搞特色经济,造就了该镇特色产业三张名片、农民增收“三剑客”。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沟牌葡萄”达1万亩,主栽品种巨峰,个大汁多、含糖量高、色泽鲜艳、风味独特。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又引进推广了金手指、矢富罗莎、玫瑰香、超级无核等20多个名优葡萄品种,形成葡萄专业村20个,休闲园区总面积达到1万亩,亩产葡萄4000余斤,亩销售收入1.3万元,年销售总收入1.3亿元。该镇围绕打造“葡萄休闲都市”的发展定位,强势推进了葡萄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投资6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改造3000米葡萄长廊和150套观光亭、经营房,成为葡萄园区的一道亮丽景观。长沟葡萄园区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命名为“栽培和质量控制示范基地”,被省旅游局评定为“山东省级旅游示范点”,长沟葡萄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
粽子之乡。600多年前,一南方客商落户到长沟镇后薛村,也把包粽子技术传给了后薛人。勤劳的后薛人在原料、花色品种、扩大规模上下功夫,微山湖的苇叶、江南特色江米、乐陵蜜枣、白糖加上独特的煮制方法,而且品种繁多:江米粽子、竹筒粽子、黑米粽子、肉食粽子等20多个品种,粽子清香扑鼻,甜而不腻,沁人心脾,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绿色食品,又香又甜的长沟粽子”的叫卖声响彻济宁的大街小巷。长沟镇后薛村100多户,家家户户包粽子,成为名副其实的粽子专业村,在后薛的带动下,20多个村相继加入包粽子的行列,全镇有3000多人从事粽子加工,足迹已遍布北京、哈尔滨等20多个城市。长沟镇连续两年与济宁日报社在百花公园、仙营绿地成功举办了包粽子比赛。
端午节临近,任城区长沟镇后薛村刘恩远夫妇老两口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做准备,一天能包2000多个粽子。
农业部无公害绿色产品“三韩大棚西红柿”。时下正是在长沟镇南韩村大棚西红柿成熟的时节,一筐筐红彤彤的西红柿被装上大大小小的货车运往全国各地,果农们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南韩村的种植大户于小红说:“今年种植西红柿效益好,价格高,每亩大棚能卖5万元。”南韩村蔬菜种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建大棚1500多个,南韩村成了种植蔬菜大棚专业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专业种植体系,并带动中韩、北韩、康庙等十几个村种植大棚蔬菜3000个,面积4000亩。南韩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南韩大棚蔬菜成了长沟镇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今年,国家投资12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长沟落户,三韩蔬菜基地建设在规划之列,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主的三韩蔬菜基地华丽转身呈现在人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