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未来的济宁城市如何发展?如何进一步优化济宁都市区环境?昨日上午,济宁都市区空间战略与行动规划编制动员会召开,这标志着规划编制正式启动,从而拉开了全面推进济宁都市区同城发展的序幕。
成为引导都市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此次规划的技术总目标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基础上,应对区域内外一体化发展诉求,注重都市区内的城乡关系,识别战略重点空间,确定适宜城市发展的空间战略框架;以重大基础设施为牵头,以园区建设、重点工程、产业项目为支撑,构建最适宜城市空间发展的建设信工规划框架,以实现都市区空间的一体化发展,逐步把济宁都市区建设成牵动鲁南经济带、辐射淮海经济区的组群式中心城市。该规划编制完成后将成为引导都市区统筹协调发展、构建核心区域空间框架的纲领性文件。
记者了解到,济宁都市区战略与行动规划的编制总共分为现场调研阶段、总体实施评估和战略判断及初步空间谋划方案阶段、深化方案及项目设计阶段、成果完善阶段。该规划将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另外,通过空间战略研究制定行动规划。
济宁都市区理念经历三个阶段
记者了解到,济宁都市区一直在探索中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济宁、兖州、邹城“金三角复合中心”到济宁、兖州、邹城、曲阜“组群结构城市”,再到现在的济宁、兖州、邹城、曲阜、嘉祥“济宁———曲阜都市区一体化”,济宁都市区的范围在逐步扩大、规划体系在不断完善,发展理念在不断创新。
近几年来,济宁大力实施“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的城市发展战略,2011年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进一步优化了济宁都市区的发展环境。但是,进入“十二五”发展阶段后,国家连续批复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和蓝色半岛经济区两个国家级发展规划。省内城镇群发展的竞争逐步凸显,济宁城市的发展面临来自烟威城镇组群、青威日城镇组群等的压力。编制济宁都市区战略与行动规划,是济宁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是都市区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是都市区一体化建设从理论指导为主进入行动实施层面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