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2011年12月29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兖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大会提出在今后五年,该市将开创富民强市新局面,建设一个经济更发达、环境更优美、文化更繁荣、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的现代化新兖州。
兖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工作主线,突出“稳中求进、快中求好”发展基调,大力实施“产业升级、城乡一体发展、文化事业繁荣、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提升”五大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商贸重镇”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开创富民强市新局面,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兖州市将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突出转型升级,增创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配套能力,全面提升造纸包装、橡胶轮胎、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精细化工五大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实施大型企业创千亿、骨干企业创百亿、中小企业创品牌“三创工程”,五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0家,力争到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重点抓好20个服务业龙头项目,力促服务业跨越发展。在提升传统商贸业的同时,抓住高铁开通北站货运潜能增强的机遇,引进培育一批大型物流龙头企业,集中打造兖州“铁路物流”品牌。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力争再引进5家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抢抓济宁都市区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百项工程,实现“生态东城、特色老城、现代新城”三大板块联结融合。建成连接曲阜高铁站、崇文大道的快速干道,
打通兖州“东进南下”的通道。高标准建设北护城河路东延下穿京沪铁路桥等7座铁路立交桥,形成对内对外的“大交通”。培育城市主题文化,打造城市精品工程,推动一批地标性工程争创“泰山杯”、“鲁班奖”。实施水系贯通工程,投入20亿元推进泗河生态治理,高标准建设泗河景观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广新型农业种养模式,新建50处家庭农场。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国家千亿斤粮食计划、小型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重点项目,建设3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度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建成“10-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按照“一园三区”规划布局,全力加快兴隆文化园建设,打造“登山—拜孔—礼佛”经典传统文化旅游线路,形成山东省新的黄金旅游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从2012年起,该市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扶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度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坚持每年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让人民群众不断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