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泗水县是济宁市唯一的纯山区县,境内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泗水县紧紧围绕“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建设目标,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总抓手,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人居条件显著优化,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全省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全省绿化模范县”等称号。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3.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0.5%;全县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到480.2公顷,乔灌木所占比率为67.8%,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8.8%、34.3%,人均公园绿地11.2平方米,城市园林绿化等级经专家评定达到III级,创城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中,泗水县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他们坚持“突出山水园林、体现区域特色、展示人文风貌”的工作思路,以公园绿地、道路绿化、社会绿化为重点,增绿量、提品质,全力全速推进创城工作。
为加快公园绿地建设,精心打造绿“点”,近年来,泗水县先后建设了济河植物园、民俗公园、文化公园、市民广场、圣源泉绿地等13处精品城市园林景观,特别是去年以来,新建占地40.2公顷的圣源湖公园;对占地45.3公顷的济河公园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了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和温室;通过拆房建绿、见缝插绿、拆违造绿等办法,组织实施了青年健身公园、龙城幼儿园西绿地等11处城市公园绿地,以满足居民休憩和文化娱乐健身的需求。目前,该县建成区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为0.075,市民出行500米就有绿地,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88.76%,公园管理规范化率为100%,所有公园绿地均有应急避险场所。
为建设道路绿“线”,铸就绿色廊道,泗水县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对每条道路的绿化景观进行严格把关,将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骨架,坚持“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原则,注重法桐、银杏、栾树、柳树、青桐、白蜡等本土树种的推广应用,行道树、绿地巧妙结合,常绿与落叶、花灌木与色叶树种合理搭配,着力丰富道路变化层次,实现一路通畅、一路林荫的景观效果。目前,该县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和道路绿化普及率分别达到83.9%和96%,林荫路推广率达到64.7%。同时,把河湖、水系作为城市绿化的脉络,依托穿城而过的济河、泗河之水,建设以圣源湖公园为主的城市核心水体景观,实施引水入城5条水系改造,构筑起城市、林带、水网相互交融的城市河道绿化体系,河道绿化普及率达到84%,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到92%以上。
泗水县广泛开展社会绿化,营造绿色宜居家园。他们大力实施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绿化工程,开展了“园林式单位、花园式单位”评比活动,提高了绿化的整体环境效益。在居住小区绿化方面突出植物造景,配以乔灌花草,适当点缀小品及休闲设施,形成了优美的人性化居住环境。目前,全县拥有各级绿化花园式单位和居住小区48家,城区新建改建居住小区绿地达标率和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分别达到87.6%和89.2%。同时,对全县31棵5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设立围栏、立碑保护,明确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单位和管护措施,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
为达到更好的绿化效果,泗水县大力实施城市绿荫行动,建设“民生园林”。他们按照多植树、增绿荫、保生态、重人本的工作思路,在城区主干道实施行道树多排种植,选择冠大荫浓、病虫害少的栾树、法桐、青桐等阔叶树种,共补植行道树7400余棵,形成城市林荫路系统;加大林荫公园建设,圣源湖公园、文化公园等公园的绿化面积占陆地总面积均超过70%;城区单位和小区见缝植树,进行绿化提升,公路局、二中等沿街单位进行拆墙透绿,加强林荫停车场建设,城区形成林荫停车场41处,林荫停车场推广率达到65.1%。积极推广立体绿化,把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融为一体,丰富城市景观空间,实现绿色共享,让城市绿荫更加贴近群众、服务民生。
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中,泗水县十分注重做好结合文章。结合生态名县建设,泗水县综合推行全民造林、项目造林、社会造林,一治一座山,一绿一道岭,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47.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7.2%,拥有2处省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湿地公园,居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结合泗水文化,在公园绿地建设中不断融入东夷文化、泉水文化、圣儒文化等文化元素,一大批富有洙泗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与公园、广场等绿地景观和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文化公园的10处浮雕景墙上雕刻着泉源胜地等“泗水十景”,使广大市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结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推进立体绿化、空间绿化,节约型绿地建设率达到89.6%以上;坚持用深根、耐旱树种,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行管道喷灌技术,大力发展中水回用工程,年节约用水52万吨;主要选用易管护、费用低的乡土树种,适当引入优良观赏树种,有效节约了维护费用。同时,大力推行节能材料,近三年以来泗水县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累计新建、改造建筑面积165.24万平方米,节能建筑占现有民用建筑比例达到37.4%。
为确保创城工作扎实有效,泗水县里还注重从完善绿化管理制度、加强绿化苗圃建设、多方筹措绿化资金、完善市政设施等方面下功夫,着力依法治绿科学护绿,提高苗木自给能力,拓宽绿化融资渠道,加强市政设施建设。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城市容貌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初步形成了以“水体为灵魂、街路绿化为骨架、公园绿化为景观、单位小区绿化为网络”的点、线、面、体有序衔接的园林绿化特色,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名县和“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正日渐清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