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盛夏时节,杨柳垂岸,绿意盎然。北湖新区联体式、公寓式楼房拔地而起,令人耳目一新的居民区设计,整洁宽敞的街道,一路一品的绿化带,处处体现着和谐城乡建设的魅力。
近年来,济宁北湖新区以打造生态宜居为目标,以和谐城乡建设行动为统领,始终贯穿“生态、文化、现代”理念,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和服务配套,新区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突出规划引领 构建科学新城体系
依据济宁市总体规划,由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2008-2030)》已全面完成。生态新城的发展定位为:济宁主城的新城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中心、行政服务及商务办公为主线,居住生活为支撑的城市新区。主要承担商务办公、旅游服务、文化产业功能。至规划期末人口规模达到30万居住人口。
按照“土地向规模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思路,进一步拓展城市区域,拓宽发展空间,逐步形成中心突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协调发展、富有特色的现代新城。
完善城市功能 强化市政设施建设
完善道路体系,初步完成了 “七纵七横”路网建设,形成了主干线相通、次干线相接、支路线相连的交通体系。大力推广太阳能、LED等节约型光源和节能自控技术,先后完成了火炬路、南二环路、滨河大道、荷花路、济安桥路的市政道路的美化亮化工程,安装了路灯10772盏,各条道路灯具造型不同、风格各异,与景观道路相容相和谐,既体现了现代城市风格,又突出了历史文化底蕴。完成荷花路、济安桥路、等道路绿化,新增绿地面积31.5公顷;北湖景区起步区新增绿地105公顷;常利回迁安置区区、甄庄小区新增绿地0.5公顷;完善医学院、山东理工学院等园林景观,新增22公顷,主要干道沿街单位庭院拆墙透绿率95%以上;老运河人工湿地新增绿化面积120公顷。
优化人居环境 创新完善管理机制
深入开展了以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城乡整体形象明显提升;针对环卫、绿化、亮化等管理工作,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范和业务标准。建设垃圾中转站2个、村级垃圾池12个;垃圾清运车10辆;环卫保洁员224人,初步建立起“定点收集、集中清运”的垃圾治理模式,极大限度地改善了辖区卫生环境。截止目前,拆除乱搭乱建累计拆除3652平方米,清理占道摊点累计405处,规范户外广告、门头牌匾累计451块,清理乱贴乱画累计1304处,拆除残墙断壁累计64895平方米,沿街建筑立面整治累计12500平方米。
健全民生服务体系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新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按照高起点要求和造福于民的原则,聘请复旦大学设计院完成了三大片区规划设计,适应群众生活习惯,坚持人性化设计、最优化配置、高标准建设,确保公共设施配套一步到位,使已顺利完成尹营片区、甄庄片区、顺河佳园片区、常利片区1期的建设并已按时回迁上房,西北片区已全部完成桩基施工,正在绑扎钢筋,西南片区、东北片区已完成部分桩基施工。北湖小学新校总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建设资金3000余万元。北湖中学新校区总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建成后的北湖中、小学设有科学探究室、机器人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创新民生政策,全面落实13项民生实事,完善失地农民、渔民生活保障,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定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补助办法;实施“阳光低保”,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在全面落实好国家新农保政策各项规定外,还对年满70周岁的参保人员每人每月增加基础养老金30元、对符合计生政策的参保人员增加基础养老金55元、对缴费超过15年的每超过一年加发基础养老金每月2元。对被征地、被拆迁农民每人每月发放60元的养老专项补助,并且对符合计生政策的被征地被拆迁农民每户每月还再增加60元,所需资金全部由区级财政负担。今年以来,累计发放补助金335.6万元,其中,养老专项补助70.6万余元,基础养老金148.5万元,城乡低保补助7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