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染绿了杨柳,春雷唤醒了土地。“十二五”开局的春天在人们的希冀中走来。北湖新区的春天是最美的。置身车辆穿梭、塔吊林立的建筑工地,生态新城变迁的日新月异顿收眼帘;感悟机声轰鸣、铿锵有力的创业号子,项目建设提速推进的气势催人奋起,兆示着新起点上又一个大跨越之年。
希望的土地
建设北湖生态新城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城市化追赶战略,强力推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决策,也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愿望和要求。去年以来,敢打硬仗负重奋起的北湖建设者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一年拉框架,三年成规模,五年出新城”的目标,执科学发展之锐,进取于困难之中,突围于重压之下,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启动、快速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行在北湖,壮观的“省运”主场馆“鸟巢”宏伟壮观,脱去冬装的北湖湾多姿秀美,区内U型路、荷花路等条条大道宽阔平直,济宁医学院、山东理工学院新校院里书声朗朗……好戏连台、亮点纷呈,汇成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滚滚铁流。2010年全区共实施项目59个,完成投资43亿元,形成了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良好氛围。全长70公里的14条道路、8座桥梁建设进展顺利,全长25公里的综合管沟同步推进。开挖了北湖湾,完成了火炬路景观绿化、山东理工学院、济宁医学院新生已经入住,南二环连通桥、跨京杭运河桥、景区起步区、奥体中心主体育馆等项目进展加快,省运会指挥中心、三大回迁片区、济宁一中新校区、北湖中小学、污水处理厂、古运河湿地、古运河整治、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项目正式开工,市规划展馆、创业大厦、南风花园、9个防洪排涝泵站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征地拆迁、市场融资、民生改善、信访稳定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可以说,过去的一年,北湖党员干部群众以超前的思路、创新的理念、科学的举措和实干的精神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时代的春风
建设北湖生态新城,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抉择。2月25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振川在北湖新区调研时指出:“北湖开发不仅是城市建设问题,更是发展战略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全市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全力全速地向前推进。当前,北湖新区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进入了全面建设、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要突出“保续建项目、保省运会项目、保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项目、保民生项目”四大重点,苦干实干,集中攻坚,再掀建设高潮,尽快展现生态新城形象。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多次到北湖新区检查工作,现场解决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加快新区发展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要求。在刚刚召开的全区干部大会上,副市长、北湖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桂萍谈到: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北湖建设由“地下”改为“地上”,由打基础到出形象的关键之年。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城市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北湖新区作为济宁主中心新城,代表地区发展水平、文明水平、人民综合素质水平。建设新城的压力非常之大。去年11月,我们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到杭州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钱江新城建设的实践和有关专家的真知灼见告诉我们,按部就班建不成新城,因循守旧趟不出路子,要把思想解放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要有敢闯敢冒先行先试,干不成事寝食难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要以更高层面、更高境界、更宽眼光审视自己的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拓宽发展思路。
没有蓝图,就没有宏图,实践证明,大规划引领大建设,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成功之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与钱江新城相比,规划的差距是我们最根本的差距。济宁市“十二五”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制定完善北湖新区发展战略规划、产业规划和三至五年的发展规划,是生态新城建设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大规划引领,在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节约更多的资金。持续放大北湖生态优势、后发优势,调整、完善、提升各类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风貌设计,把“绿色生态、亲水宜居”作为最大卖点,凸显北湖新城“现代、开放、大气、生态”的风貌,大气魄、大手笔,打造新亮点。
金秋的呼唤
今年是北湖新区建设出形象的关键年,按照时间节点,要突出“四保”:一保续建项目。全力推进“七纵七横”路网框架、景观绿化和地下管网建设,确保南二环连通桥、南二环京杭运河桥竣工通车;完成南外环路、礼贤路、轩文路等7条道路建设,确保国庆节前竣工通车;完善防洪排涝规划体系,确保9个排水泵站汛期前投入使用。二保省运会项目。北湖新区作为23届省运会的主赛区,承担的体育场馆建设任务非常重。综合体育场、射击射箭、游泳跳水馆“一场三馆”建设作为筹办省运会的头等大事,将全面加快规划设计步伐,所有新建改造场馆要在2个月之内完成规划,4个月之内完成设计,9月份之前开工建设,2013年12月底前竣工验收,确保质量、标准、工艺、设施全部达到赛事要求。三保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项目。围绕打造园林城市样板区,高标准完成荷花路、北湖中路、南外环路、济安桥南路、U型路等道路景观工程,做到“一路一景”。 在北湖湾、新运河、市奥体中心周边,大力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凸显北湖生态自然特色。四保民生项目。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是新区建设的一条主线。三大片区回迁安居工程正高标准、快速度推进,确保回迁户尽快回迁。与此同时,今年新区将更大力度地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于抓落实的力度。新区管委会主任何锡明说,新城建设的摊子大、压力大、任务重,必须以一种“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坚定不移地去完成任务目标,力求件件都有高标准,事事都有新突破。
在北湖新区采访时记者看到,各个工程指挥部正向一线前移,并发出了“大干一百天,决战上半年”的动员令。责任的分工在于责任的落实,责任的落实在于责任的追究。为使每项工作落实到位,每项责任落实到人,区里创新出台了新的绩效考核方式,加大了跟踪督查力度,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进行量化细化,把督查范围向主要环节、关键部位拓展,年终根据完成的时限、成效,严格兑现奖惩,通过奖得眼红、罚得心疼的激励机构调动出每一个人的潜能,并融入北湖创业的伟大实践。
春风里,大潮涌动;春晖中,大业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