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古城曲阜,有这样一个群体,无论是在扶困济困、爱心捐助等各种公益活动的现场,还是在孔子文化节等重大节会的服务一线,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以助人为乐、以奉献为荣,用爱心和激情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网络:搭建起志愿服务平台
“曲阜市志愿者协会历经七年的发展,由最初10余人的民间团体逐步发展成为拥有会员2000余人的协会组织,每一步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曲阜市志愿者协会会长宋娟谈起协会的发展历程深有感触。
当时,宋娟通过网络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时就想,能不能利用网络,召集一些热心公益的网民开展一些 ‘爱心小行动’,既能提高网民的社会公益意识,又能为社会做点贡献。”宋娟的倡议立刻得到广大网友的响应,他们自发组成了爱心小团体,开始了以后几年间不间断的爱心尝试。2005年,组建曲阜市义工联合会,期间开展了救助素昧平生的外地游客、为患有重病的农民筹集善款等爱心活动。为了给志愿者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2009年底,经过近6年的发展筹备,曲阜志愿者协会注册成立,脱下“网衣”换上“正装”,成为一支备受社会关注的“正规军”,从此也走上了更为规范的志愿之路。
奉献:将温暖洒播每个角落
“请救救我这个将要破碎的家庭,你能救我的女儿一命,我们一家人会终生不忘。”这是一封发布在网上的求助信。信中提到的小女孩王思雨是曲阜市南辛镇的一户农村家庭的孩子,2010年10月她被确定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数十万元的治疗费用,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当看到消息的时候,志愿者们的心被刺痛了,他们连夜去看望了小思雨,并迅速组织了“思雨行动——救助小思雨爱心募捐活动”,为这个苦难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和战胜病魔的勇气。
这只是发生在志愿者协会里的一件小事,七年来,志愿者协会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把爱的光辉洒播到每一个角落。他们组织开展慰问敬老院活动,成功送走失流浪老人回家;联合全国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进行大型防拐反拐宣传;玉树地震发生后,组织开展“莘莘学子·情系玉树”义卖活动及大型赈灾义演;向社会发出“我可以得到您的礼物吗”捐赠倡议,为贫困儿童进行爱心捐赠。先后救助125名贫困儿童、结对帮扶180名残疾受助对象、与360名敬老院老人建立长期救助关系、组织市民无偿献血60余次,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责任:在服务延伸中升华
每到周末和重大节假日,在曲阜,你都会看到这样一群人,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天,他们都身着统一的服装,准时出现在城区的主要路口,或协助交警疏导过往的车辆,或耐心解答游客的疑问,或自发地开展文明宣传活动,他们就是来自志愿者协会的“文明交通协管员”。
志愿者行为可以凝聚力量,也可以作为政府行为的良好补充。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他们是文明礼仪风尚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在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中,他们又自觉担当起环境整治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在生态曲阜建设中,他们先后开展9次大规模低碳减排宣传活动,参加植树造林,为实现古城的碧水蓝天做出积极贡献;在孔子文化节、书博会、文博会、奥运圣火传递等重大活动中,他们又主动请缨成为“形象大使”,出色完成了礼仪引领、场馆卫生、宣传推介、语言翻译等多项重大任务,展示了志愿者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彰显了孔子故里人民热情好客、温文尔雅的良好形象。
文明传递:为古城增添魅力
如今,志愿者已经成为古城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志愿者协会的感召下,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等高校先后成立志愿者分会,各系统单位也建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伍,各类注册志愿者踊跃报名,“医疗服务总队”、“法律援助服务队”、“文艺演出服务队”等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活跃在各类大型活动、企业、医院、学校和社区里,有效唤起了广大市民的社会爱心和奉献热情,推动了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也让这座城市充满了和谐与温馨。截至目前,各类志愿者组织先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60余次,受益群众达6万多人次,广大志愿者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和推动力量,他们所传递的志愿者精神也将感染整座城市并在这里继续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