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据说,犹太人在小孩刚说话时就叫他诵读《旧约》,到五岁时便可以记住全部的 《旧约》。我国儿童入学后,从韵语读物中吟诵《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即可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济宁市汶上县孙口小学充分、合理地使用《传统文化》地方课程,让学生走出迷失之境。
阅金经,识韵律。兴趣是走好传统文化阅读的第一步。孙口小学借助于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引导孩子们自主地参与到传统文化诵读中,使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达到有意中无意,无意中有意的境界,从而产生发自内心的需求。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活动中享受到乐趣,学校每次活动都力求面向全体。有些学生对诗歌不感兴趣,老师就通过多媒体呈现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借助录音范读,听中感悟。这样,《三字经》、《百家姓》成为他们的儿歌,读之朗朗上口,歌之趣味盎然。
由于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要按其韵律节拍朗读,就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孩子们不是带着老师的要求去读,而是像信步在乡间小路,自由自在地徜徉。
诵三百,激情趣。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强,兴趣培养最佳之际,《百家姓》、《三字经》、唐诗、宋词和元曲展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题材,有的描写赞美祖国河山的壮丽;有的揭露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有的抒发边塞将士的爱国誓心;有的歌颂农村美好的生活……学生读之、诵之,喜闻乐见,将会广泛培养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与生活情趣,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孙口小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地方课时,开展背诵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地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在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学生们大展风采,班与班之间进行朗诵、改编、背诵等比武活动,让我国传统文化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得以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