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提起老城区金司路人们并不陌生。原来的老金司路,路面坑坑洼洼。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改造,已变成宽敞整洁的马路。坐落在县城的北当村,以前房屋布局杂乱,低矮潮湿,现在已变成排排楼房、家家窗明几净的奎星湖花园社区。以前家住城东边的赵方芹搬进新建的安置小区,这里环境整洁,生活方便舒适,想想以前家里取暖靠煤炉,出门是水洼,切身感到旧城改造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她感慨地说:“县里按照科学规划进行旧城拆迁改造是为老百姓办实事,更是为民造福。拆了旧房,住上新房,这在前几年连想都不敢想啊!”如今,随着金乡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有“中华蒜都”之称的金乡变美了,美得让更多的人留恋于此,安居于此,幸福于此。
金乡县城区干净整洁的水乡风韵 |
城镇建设:不仅要宜工宜商,更要宜居
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来形容昔日的金乡县城毫不为过,更不要说生态宜居了。 一个让人留恋的城市,不仅要宜工、宜商,更要宜居。金乡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之初,就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提出了“诚信之源、蒜都水乡”的城市定位和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围绕“扬古城文化神韵,展现代城市理念,造运河和谐水乡”的发展理念,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地谋划,大动作、大投入地发展,城市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位于金乡县城北大门的孙庄村、殷庄村及新城区的花园村、后台子村等城边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中起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及早改造这些城中村、城边村,拓展建设空间,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心声。在殷庄村诚信广场片区搬迁项目实施中,拆迁户李朋贵不仅第一个腾空了自家的房屋,签订了协议,还主动走东家跑西家,上门做通本村20多户群众的思想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搬迁工作。
最好的地块建安置房,户型让回迁户自己选
把最好的地块让出来建安置房,户型让回迁户自己去选。回迁安置房建得好不好,由回迁户说了算。在安置社区建设中,这个县专门从回迁安置群众中民主推选群众监督员,全程跟踪监管。仅在新城区的5个安置社区建设中,就聘请15位义务监督员。他们代表群众对回迁安置房建设实施全程监管,避免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保证了回迁房的质量。目前,奎星湖花园已安置居民入住;学府名门、杭州湾公寓、时代花园、九星花园二期等房地产开发工程全面推开。去年11月5日,总投资7亿元、总面积70万㎡的新城区5个安置社区同时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建成后可安置22个城边村的4795户居民。
将便民服务理念和文化元素融入城乡建设
先规划,后建设。去年以来,金乡县在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的基础上,新建、改造城市道路主次干道及小街巷20余条,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集中供气、集中供热等重大公共设施建设,城市保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对金曼克老厂片区、奎星路中段及新城区整体实施了搬迁改造,经营城市迈出坚实步伐,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金乡县还十分重视将文化元素尤其是诚实诚信文化建设融入到城乡建设工作中,着力在老城区规划建设好诚信文化广场、光善寺景区、山阳书院、古县衙、老城墙、二贤祠等文化古迹,重塑唐风汉韵,再现明清时期 “金乡八景”。启动平原水库、金济河景观带、文峰路沟治理、奎星湖公园治理和金水湖湿地开发等项目建设,做活 “水文章”,再现“清水润城”的胜景。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城市管理之中,开展擦亮金乡诚信之乡品牌、文明市民评选、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活动,全方位推进城市文明进程。
新金乡建成百姓的幸福宜居家园
不到两年的时间,金乡县城乡面貌大大改善。城市规划建设稳步推进,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漂亮的小区相继建成,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道路环绕城中。树更多了,草更绿了,城市街道、社区广场变得更加优美整洁。“坚持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加快实施城市改造,全面提升老城区,强势启动新城区,一年提升起步,两年初显面貌,三到五年打造出一个新金乡。”金乡县委书记张胜明饱含深情并语气坚定地说。
如今,不管是白天还是傍晚,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来到社区广场休闲娱乐。西关小学退休教师李春兰每天清晨或傍晚,都会来到县城的节点广场,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放松身体。提起金乡这些年的变化,她高兴地说:“以前县城脏乱,缺少绿意和生机。你看现在,街道宽了,花草树木多了,城市漂亮了,空气清新了,还有了广场,人们也有玩的地方了。”绿色、人文、宜居的城市建设,强化了以城带乡能力,加速了金乡县城乡一体化进程。蒜乡人民安居乐业,提升了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