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郭正民是从兖州市走出来的一名画家。四十多岁的他,走过了许多坎坷,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信念走向了北京、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2000年,他在艺术之都巴黎首次参加画展后一发而不可收拾,接下来差不多每年都到法国举办画展。一位叫菲利普的法国艺术家说,郭正民的画与众不同,画风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他的画无论摆在哪里,一眼就能被认出来。这是一名艺术家的可贵之处,是一条恒定有为的艺术之路,也是逐步被世界认识认可的一个关键要素。
我跟郭正民先生认识是在2006年,正民受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委派到巴黎国际艺术城去进行工作研讨和考察。在这个期间,他在艺术城办了一个画展,我去看了他的画展,觉得非常有特色。后来我听说,他又在其他的几个城市先后办了两次画展。他在巴黎短短的3个月就办了3个画展,特别是在巴黎这样一个艺术之都,能应邀3次举办画展的画家还真是不多。
他的画展不仅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也引起了很多关心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法国观众的瞩目。因此,我们在2007年巴黎中国文化艺术中心,又为他专门举办了一次画展。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是2002年成立的,它有三个功能:一个就是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二是开展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活动;三是向法国公众提供中国文化交流信息。实际上是我国政府设在巴黎的一个传播中华文化,建立中法文化沟通的桥梁和窗口。几年来,在中法文化交流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经常为一些中国画家举办画展。
正民先生就是在2007年10月份的时候,在该中心举办个人画展的。这次画展非常轰动,因为他的画非常有特色。
巴黎是一个艺术之都,是国际性的大都市,我在巴黎工作期间,有幸参加很多的艺术交流活动和画展。我个人也是比较喜欢美术,经常去看艺术展览,跟画家进行交流。
我们在为正民先生举办这次画展的时候,交流也很多,也听了法国公众对他的许多评价。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正民先生绘画的主题非常鲜明,他选择的主题都跟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关,比如:他的“戏曲人物”系列,“青铜时代”系列,反映了我国历史传说中的神话故事,这些题材对于西方的公众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非常有意义;二是,在他绘画表现手法上非常新颖,我感觉目前在现代绘画中,探索性的画家比较多,希望能探索一条能够与时代结合紧密的画风。那么正民先生的画风,我觉得有新意,它不是一种随意的做法,在刻画人物方面非常细腻、不落俗套、有独到之处,人物变形,中西结合,这些方面他都进行了新的探索,但是探索仅仅围绕中华文化的传统精髓,具有一种东方的精神。
所以法国的观众,跟我交流的时候,他们谈到,看了正民先生的画好像在读中国的历史,有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对中国文化的精髓的一种理解,有种精神在里边,因此他的绘画作品容易被西方的公众所接受的。
(作者为侯湘华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党委书记)
艺术简介
郭正民,兖州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9年8月结业于文化部重彩高级研究班。2001年至2004年受聘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学。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选派到法国巴黎吕霞光工作室做访问学者,并举办个人画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副教授,国家一级美术设计师。
1995年10月重彩作品《清明》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1998年3月重彩作品《沉浮》等四幅作品参加美国芝加哥大学视觉艺术展;2000年5月随国家文化部艺术团参加法国现代艺术博览会,5幅作品被收藏 ;2002年3月重彩作品《战争、爱情、生命》入选法国Vc春季沙龙展;2007年10月10日至25日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之邀在巴黎举办“郭正民画展”。
登高而知不足——看郭正民的巴黎画展
人民网驻法国记者 顾玉清
说来也怪,一个不懂法语的中国画家,现场却有多位能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金发碧眼的翻译;一个苦于没有展览场地的他,法方却愿免费为其安排了一切;一个初来乍到人地两疏的人,法国人却将其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一个无法与对方直接交流的艺术家,却有那么多来自巴黎,甚至诺曼底的赏画和购画者。郭正民以画交友、以画为名片,在巴黎,在法国,打开了一片艺术天地是令人羡慕。
法国罗斯尼市市长克劳德?士篾拉儿对郭正民画作的评价是:“一方面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一方面在东西方之间,作品给人留下了许多遐想空间。同时,郭正民不仅限于历史上古典的绘画,而且对想象的世界也感兴趣,自然、雕刻、建筑以及遗留下来的文化文明都使他产生创造激情。”他的变形技巧的特征是使人物体形伸长,“有一些画表现出理想的世界,人飘渺于空中,很优雅、圣洁。有一些画表现出粗犷的世界,人生活在地上,很粗大、敦厚、苍茫。”他的绘画色彩协调、闪闪发光,笔触“细致、微妙、纤细、富丽堂皇”,充分展现了郭正民独特的审美视角。
一位叫菲利普的法国艺术家说,郭正民的画与众不同,画风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他的画无论摆在哪里,一眼就能被认出来。这是一名艺术家的可贵之处,是一条恒定有为的艺术之路,也是逐步被世界认识认可的一个关键要素。他说,他很喜欢郭正民的画。以笔者观之,郭正民擅长的工笔重彩画的魅力还在于,总给人一种浑厚、蒙胧、奥秘、古拙的感觉,神似而非完全形似,静态中深藏着气势磅礴的搏动。画中有画,题中有题,意中有诗,以勾线、对比、冲撞和贴补的手法,将其领悟、情感、表达、冲动构成无数放纵不羁的密码,拓展了审美的空间,勾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与解读。
在此次郭正民的画展上出现了不少新作,他认为,这也是一种自我否定与超越。他拿着画集指点着一些作品对笔者说,这些东西现在来看是相当不成熟的。他说,借每年来巴黎搞画展的机会,若干次流连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观摩原作,吸收营养,充实自己。他觉得,巴黎是一个没有地平线艺术都市,到处散发出艺术细胞,有一种魅力天成的大美。在这样的氛围里,他找到了艺术的知音,找到了新的创作灵感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