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背影悠远而模糊,身后的影响又起落无端。乱世,弃孔子如敝履;治世,又尊孔子为先师。五四以降,孔家店被彻底砸烂,共和国肇始,儒学则被驱逐出社会主流。如今,借兴盛国学贩卖孔子者,大行其道。但是,谁能扎扎实实地告诉我,真正的孔子什么样?
小说《我的朋友孔丘》的作者王元涛,旅居异国,心念国粹,耗时多年,增删屡次,终于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接近真孔子的机会。从此,孔学之林,又多一树亭亭如盖。在小说中,孔子周游列国时,驾车人是他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而小说正是以他的视角,叙述了孔子一生的颠沛流离。所谓“我的朋友”,意指在此。
这是一部孔子的个人奋斗史。从街头抚尸痛哭求助葬母始,孔子的朴讷、仁厚、坚韧、智慧开始渐显端倪。齐鲁会盟时,不费吹灰之力,取回被齐国占领的三城,扶王佐国的孔子,又不乏机巧。周游列国,试图弘传仁义理念,却时时惶惶如丧家之犬,但依旧痴心不改,也确是万世师表的心志。子见南子,多被后世诟病,又多被今人八卦,小说提供的故事,或可更为接近我们心中的孔子形象?上个世纪曾被选入小学课本的孔子诛杀少正卯一案,学界至今众说纷纭。在这部小说中,经合理演绎,揭示了少正卯被诛的原因,并生动描绘了孔子在诛少前后矛盾纠结的心绪,逻辑合理。
有人说,是因为孔子,才让中国在几千年里难以摆脱制度的痼疾,但是这部书却直面描写了孔子曾经的思考,以及他的顾虑、犹疑与放弃。《论语》中一句“乘桴浮于海”,铺陈出几万字,完整表达了孔子思考古代民主制最后选择“圣人治国”道路的思想脉络。
我无从了解作者对当下国内的孔子研究现状有多少了解,但至少这部书,引入了儒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到孔子思想及人物性格的延展,其内在线索可说是严谨可信的。正如时评人小迈所言:“孔子没有义务为我们今天生活的幸福或不幸负责。在他的时代里,他想要的,他做到了极限。那么,今天,无须孔子告诉我们什么东西是好的,我们自己清楚。问题是行动,像孔子一样去争取,就对了。这一点,才是他的核心价值。”
小说不是史学论文,不是历史记录。小说只应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文学技法,给出令人信服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细节,并因其轻松笔调,幽默陈述,让读者在愉悦中领略圣人的风采。我相信,这一点,作者做到了。
我的朋友孔丘
作者:王元涛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年:2010年4月
定价: 38元
小说不是史学论文,不是历史记录。小说只应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文学技法,给出令人信服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细节,并因其轻松笔调,幽默陈述,让读者在愉悦中领略圣人的风采。我相信,这一点,作者做到了。
我的朋友孔丘
作者:王元涛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年:2010年4月
定价: 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