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王蒙的重磅新作《得民心得天下》发布会今日(2月19日)下午在北京言几又书店举行。发布会上,王蒙先生作为主讲人,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磨铁图书创始人沈浩波展开精彩对话。《得民心得天下》是王蒙先生重磅新作,是近年来王蒙先生耗心血的新作之一,八十多岁高龄逐字批改,反复推敲文稿关键字词,力邀资深专家审读,确保新作的权威精准。《得民心得天下》一书对孟子及其著作《孟子》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王解”与“评点”。在本书中,王蒙先生打破《孟子》原有段落,重新编辑组合排列,力求将其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最大化展现给读者。
继2015年的小说集《奇葩奇葩处处哀》后,今年83岁的文坛老将王蒙推出新书《得民心得天下》。被誉为“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当代文学史”的王蒙,自19岁写下处女作《青春万岁》以来,60多年里创作了1700多万字,如今依旧笔耕不辍,他戏言耄耋之年也是自己的“冒泡儿之年”。《得民心得天下》是王蒙对孟子及其著作的睿智深刻解读与评点,深入挖掘了孟子思想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力图将《孟子》再次激活成一部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读者的新书,“我就是琢磨研究《孟子》中的道理以及为什么这些道理对中国人那么重要。”
王蒙坦言,《孟子》作为儒家经典,对中国人的文化思想、政治理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事关义理、仁义、道德、天意、民心、义利。而面对具体事务处理,孟子又灵活机动、不拘一格。他善于上纲上线又不拒务实机变,影响了两千余年到今日的国人思考方法、论辩方法和操作线路。”王蒙认为,虽然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但是人们刻在骨子里的为人处世之道,究竟有多少是受到《孟子》的影响,可能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了解《孟子》,对我们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认清我们血脉里先贤的文化基因,乃至思考中华民族今后的走向,都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孟子的思想让王蒙一品再品,“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到今天仍有启发有意义。他很有个性,善于辩论,文思纵横且大义凛然,他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问题讲得通透贯穿,同时表达了足够的处世的聪明与应对的机敏。再读三读,渐渐感觉到了孟子的智慧与可爱。”王蒙笑言,孟子并不是高不可攀,在一些实际问题上甚至还很接地气,“孟子承认人生路径选择上的多样性。像他母亲的丧事、离开一地时的快慢、接受与不接受馈赠、会见或者不会见什么人,还有即使有了一定地位是不是就真有了说话的机会与必要……他都一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并不生硬较劲。”孟子言必称尧舜仁政,孔子梦想恢复周礼,庄子神往前神农时代,老子希望人人回到婴儿时期,不过王蒙不觉得学习孔孟老庄就是要复古,复古怀旧只是表象,“批评不良现象、要求调整变化、恢复活力,才是实质。”而我们要传承经典,正是要抛开表象、抓住本质。
王蒙先生简介
著名作家王蒙(资料图)
王蒙,1934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访问过59个国家和地区。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名誉教授、顾问,中国海洋大学文新学院院长。
王蒙先生笔耕60余年,写下45卷文集1600万字,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曾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衔。曾担任文化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2010年11月15日,荣登“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得民心得天下出处
得民心得天下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就获得了天下。获得百姓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支持了。获得民心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积聚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到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主张君王执政应以民为本,民心所向即为天下趋势。这在先秦时代可以说是十分先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