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4月27日,《孟子文献集成》首发式在孟子研究院成功举行。该书的问世拉开了邹城市推进“文化突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集中活动的序幕。《孟子文献集成》中涵盖《孟子》多种传本和研究成果,其中16种为首次出版,该书由孟子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人民出版社合作编纂出版。活动中,还向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进行了赠书,旨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示孟子优秀传统思想的价值。
囊括“天下”孟子传本和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孟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影响深远。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孟子文献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孟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崇高地位极不相称。”山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胡长青告诉记者,截至清末民初,全世界共有孟子文献2000种左右,90%以上没有整理出版,70%以上仍然处于尘封状态,难睹芳容。“如今,《孟子文献集成》第一辑的首发和完成,必将为弘扬孟子思想做出突出贡献。”
据胡长青介绍,从2014年5月份开始,孟子研究院的专家学者经过近一年努力,顺利完成了《孟子文献集成》第一辑宋元卷15册的出版工作,基本囊括了宋元时期的《孟子》传本和研究成果,其中,涵括宋元刻本14种、首次出版的16种、日本藏本3种、哈佛大学藏本1种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2种。
未来两年,邹城市孟子研究院将联合各方完成《孟子文献集成》剩余部分的编撰出版工作。“接下来,我们还有明清两代孟子文献800种左右需要出版,在济宁市政府、邹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两三年内完成《孟子文献集成》的全部编撰出版工作。”胡长青说。
为孟子与儒学研究提供权威文献资料
在活动现场,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孟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来。陈来认为,《孟子文献集成》具有很高的文学、历史、社会价值。“在我看来,学术界搞传统文化研究,文献是第一位的。《孟子文献集成》是对孟子思想研究成果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完整、科学的学术整理,首次将两千多年来有关孟子的历史文献影印汇总成集,为国内外当代学术界开展孟子与儒学研究提供了权威的文献资料,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孟子文献、传播孟子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陈来说。根据邹城市推进“文化突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集中活动日程安排,今日日程包括孟子文献学高端学术研讨会、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中华母亲节座谈会座谈会,以及在邹城市体育馆举行的重头戏——中华母亲节推进大会暨2015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惠民演出。
相关报道:
《孟子文献集成》首发式在孟子故里邹城市举行
济宁齐鲁网4月27日讯(记者 李蕾 实习记者 孙钦涛 通讯员 张长青 盛超 赵瑞军)春末夏初,花草丰茂。4月27日,《孟子文献集成》首发式在孟子研究院成功举行,拉开了山东邹城市推进“文化突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集中活动的序幕。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孟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来,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孟子研究院院长王志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室主任李存山,济宁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济宁市副市长吴霁雯,山东出版集团总编辑迟云,山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胡长青,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保护组组长赵文友,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西宁,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大友,邹城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胜明,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谢成海,邹城市委副书记朱瑞显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首发仪式。
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谢成海主持了首发式。首发仪式上,山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胡长青介绍了《孟子文献集成》编纂情况。随后,陈来、王志民、马平昌、迟云、张胜明为《孟子文献集成》首发揭幕,邹城市委副书记朱瑞显代表邹城市委、市政府向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进行了赠书。
据了解,《孟子文献集成》全书总投资约1200万元,由孟子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人民出版社合作编纂出版。从2014年5月份开始启动,孟子研究院专家学者进行了将近一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孟子文献集成》第一辑宋元卷15册的出版工作,基本囊括了宋元时期的《孟子》传本和研究成果,其中涵括宋元刻本14种、首次出版的16种、日本藏本3种、哈佛大学藏本1种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2种。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内,邹城市孟子研究院将联合各方完成《孟子文献集成》剩余部分的编撰出版工作。
《孟子文献集成》是对孟子思想研究成果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完整、科学的学术整理,首次将两千多年来有关孟子的历史文献影印汇总成集,为国内外当代学术界开展孟子与儒学研究提供了权威的文献资料,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孟子文献、传播孟子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