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素有“国家名片”“城市名片”的美誉,邮票不仅仅是一种邮资凭证,也是浓缩的百科全书,它见证历史、传承文化,也歌颂着这个时代。
4月4日上午,《中国古代文学家(四)》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孔子故里曲阜万仞宫墙正南门举行。首发式上,《孔尚任》邮票的雕刻者、中国邮政集团邮票印制局雕刻师徐喆,为集邮爱好者现场签售。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现场解读孔尚任与《桃花扇》。同时,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临时邮局,开展免费加盖邮戳和免费打印明信片等体验活动。活动期间正值清明节小长假的第一天,现场聚集了大量的邮票藏友,人们排起长队,对这次邮票首发仪式充满着期待。
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济宁分公司总经理孙立国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家(四)》这套邮票共计6枚,人物为汤显祖、冯梦龙、蒲松龄、洪昇、孔尚任和曹雪芹。每一枚邮票都向读者打开了一扇品古鉴金的窗户,让人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该套纪念邮票是《古代文学家》最后一版特种邮票,票面上不仅有生动传神的6位明清文学家,背景中的扇面上还若隐若现展示了大师们的代表作品,画风清新俊逸,版式独具匠心,极具收藏价值。“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家(四)》纪念邮票中的孔尚任为曲阜人,是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桃花扇》则是在孔尚任经十余年三易其稿,呕心沥血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在康熙三十八年完成。其在位于曲阜城东北25公里处的石门山所作的《桃花扇》,与《牡丹亭》《长生殿》并称为中国昆曲的三大经典。”孙立国说道。
此前我国分别在1983年、1994年、2013年先后发行了《中国古代文学家(一)》《中国古代文学家(二)》和《中国古代文学家(三)》三套纪念邮票,分别介绍了李白、杜甫、韩愈等12位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据孙立国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家(四)》纪念邮票是对儒家文化和曲阜石门山景区的又一次集中展示,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影响力,打造‘文化济宁’的城市名片,让我们的历史文化题材再次走向了全国,迈向了世界。”
今年已经八十多岁的杨老先生告诉记者,“我从60年代就开始收集邮票了,一直到现在有半个多世纪了。别小看这一枚小小的邮票,这每一枚都造型优美,每一枚邮票都能反应当时的时代背景,里面还有丰富的内涵。收藏邮票除了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外,还可以认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收藏界的朋友。
当天首发式上人头攒动,集邮迷争先恐后购置邮品。已经得到徐喆签名和加盖邮戳的田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消息,说今天有《中国古代文学家(四)》纪念邮票首发在我们曲阜举行,我一大早的就带着孙子赶过来了,虽然平常没有收集邮票的爱好,但是带着孙子前来多了解了解知识,长长见识。”
①邮票雕刻者徐喆向孔尚任第九代孙孔庆鹤赠送签名邮票
②工作人员在首发式上展示首发邮票
徐喆:雕刻最重要的是尊重原创
《中国古代文学家(四)》纪念邮票首发仪式的当天,孔尚任这枚邮票的雕刻者徐喆,特意从北京赶来参与首发,为邮迷们现场签售。“在千姿百态的邮票世界中,制作过程中最难的莫过于雕刻版邮票了。雕刻邮票,也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它以点的深浅、线的疏密为表现语言,很难被伪造而独具魅力。在小小的邮票上,也可以展现无穷的魅力。”徐喆告诉记者,作为“国家名片”的雕刻者,雕刻出来的邮票,必须要有高度的艺术性,能代表国家的最高水平;其次,邮票的发行量很大,且在全球范围内流传,所以必须服务于大众,能让大多数人所接受;此外,由于雕刻邮票是在方寸之间的艺术,可能邮票设计的图稿很精彩的部分,很多细节,雕刻出来后不见得可以显示出来,所以说,可以说是精雕细刻,难度非常之大。
徐喆说,而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借助高倍的放大镜,根据邮票设计的图稿,手拿刀具在一块钢板上,用手雕刻出邮票票面一样大小的图案。一幅作品一般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而雕刻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照搬设计者的图像,既要完整的雕刻出设计者原稿的内容,又要根据印刷工艺的需求,运用精湛的技艺表现出设计者的艺术价值,丰富设计者图稿原作的艺术内涵的同时,是对这个作品的再创作。
在谈到自己的雕刻理念时,徐喆说道:“我感觉雕刻最重要的是尊重原创者的原创特点,当然这不仅仅是把原创者画出的图画特点尽可能的全部保留,还要有加亮点。比如说本套邮票当中的曹雪芹,他以一本《红楼梦》名扬天下,主人公贾宝玉一说是按照自己的经历所创作的——出身豪门,经过一系列的变故后,家道中落,饱尝人间辛酸,所以高云先生在创作时,精心设计了一个须发稀疏的贵族形象,却又愤世忧郁的知识分子形象,并获得一致的认可。”
徐喆谈到,在表现手法技法上来说,风景、山水类最为复杂,所需要下的功夫最大;但就造型角度来说,还是人物最难,尤其是人物像的眼睛,得先有“神”才能有“形”。雕刻人物像的眼睛就是一刀的事,只要是这一刀刻好了,达到心领神会,雕刻出来的人物才会生动、传神,更富有艺术趣味。而这一刀水平的高低,只能是在实践中反复锤炼的结晶。徐喆说道:“在进行雕刻的时候,不小心一刀没刻好,我就坚持一定要重来,所以每当雕刻完一件作品的时候,我便会找上几个朋友请他们来提提意见,使自己每一件作品都能够达到最好的水平——既能真实的反应邮票的主题,又可以折射出时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