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寻了一本《诗经》,闲来无事细细品读。
从情窦初开的男女之恋,到闺中怨征夫怒,以及各地民风民歌。读《诗经》,好似走进一个诗情画意的仙境,包罗万象。世间嗔笑哭骂,都被娓娓道来,而诗经重章叠句的表达,读来又是一种迷醉的享受。一首诗,似音乐一样富有韵律之美,似画卷一样向你缓缓展开,也似戏剧歌舞带你领略艺术的魅力。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纵观我国古代的教育,历朝历代莫不把四书五经奉为读书人的启蒙教材,而《诗经》又被列为五经之首。尤其到了唐朝,文人学士把《诗经》中描绘世间百态的宗旨,升华成为唐人独有的表述方式。从五言诗到七言诗,亦或打油诗,种类繁多;而吟诗作诗的人也出自各行各业,不拘一格,下至黄毛小童,上至皇帝大臣。
诗歌在唐朝享誉了一世的繁华,也攀至了诗歌的巅峰。王安石说,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他又说,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诗歌在唐朝已经如花般绚烂,开尽一世繁华,如此难怪宋人作词、元人作曲、明清文人改写小说。
宋元明清的人亦是知晓,无法超越唐诗的繁盛,因而另辟蹊径丰富我国古代文坛。我想如果孔老夫子读罢唐诗,也会称赞不已。
因而,像我们这样的后人,不求精通作诗之道,只求顶礼膜拜,熟读能诵。
熟读《诗经》《唐诗三百首》,我们也会像文人一样能说会道,从善如流。
如,一个少女从情窦初开痴等情人上门求亲,到嫁为人妇共结连理,再到孤霞遗鸿落燕单飞,其喜其悲,无不在《诗经·卫风·氓》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一个红颜衰退的琵琶女,偶遇一个官场失意的文人,一曲琵琶曲道尽失意人的失意事。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摆案铺纸撰写一首《琵琶行》赠予她。
谁能说,读尽诗歌我们不会学得这样的言语造诣,不会寻得文字的慰藉,不会领悟诗人的情怀与他产生共鸣。
不学诗,无以言。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便向世人传授的真理,流传至今,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