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春,喜获山东挚友、知名书画家齐开义君惠赠主编大作《济宁历代书画选》,品读再三,感佩系之。深以为此作堪称杰构,具有颇高文化艺术含量,史学与美学价值兼具。俨然在我们面前架构了一座济宁历代书画精品展馆,琳琅闪烁、艺美频现,使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深感济宁不愧是孔孟之乡、文化名市、书画名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此书是一部集济宁从古至今书画精粹的集大成之作,集中反映了济宁历史文化的深邃和广博、书画艺术的源远和流长。
全书精选了“在中国历史和济宁地方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有重要影响”的名家名人七十多位二百多幅书画精品,虽因时涉久远、传世墨迹有限,显然未成望中全豹,但管中窥豹,仍能从这些作品中清晰地看到从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济宁书画艺术创造发展中的丰厚面貌和斐然成就。
巨星领衔、神品压卷。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的石刻本《孔子行教像》原迹即被传是史称“画圣”“画祖”的吴道子漫游山东时所绘。画中人物衣褶飘举、线条简劲,是典型的“吴家样”,颇近似于吴道子代表作现藏日本大阪博物馆的《送子天王图》。现选入其宋人摹本压卷,堪称独到。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选入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唯一存世墨迹《上阳台帖》领衔,使全书顿增神采。有句云:“诗仙墨迹无处寻,仅有此帖稀世存;笔墨纵横势豪健,无法而法称神品”。李白寓居任城23年,曾与“诗圣”杜甫同游齐鲁山川大地,登临遨游之余,“在任城某次酒酣耳热之际一挥而就”《上阳台帖》是完全可能的。编者以此气势豪健、笔画飘逸的名帖神品作为全书的领衔压卷之作,堪称是全书编构的神来之笔,值得称道喝彩。
李白《上阳台帖》
名家辈出,佳作珠联。吴、李之后,由唐至今,每个时代都有名家佳作相继呈现。如宋代著名文学家晁补之,曾与黄庭坚、秦观、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入选水墨画《老子骑牛图》,人物神情毕现,老牛精准传神,堪与大家梁楷名作相媲美。元代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杨桓的《篆书·无逸篇》,笔画劲挺而不滞,结体高古而不老,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字修养和书法功力。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书如其人,其《行书·送李小山归蓬莱诗》,笔走龙蛇,纵横飞动,气势昂然,自成豪健风神。清代名家佳作更多:著名大戏曲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虽然不以书画名世,但从选入的其《楷书·出山异数记》和小楷、行书《手札》来看,笔墨精审、运笔厚重、笔笔见力,足见共一代文豪之深厚学养和书学功力。清初画家焦秉贞,与明末清初肖像画大师曾鲸、清禹之鼎并称“肖像画三大家”,其传世名作《耕织图》与其他四幅画作,均能做到人物神情宛然、动态传神,场景层次分明、繁简得当,设色艳而不俗、俗中见雅,既吸收了西画用色透视某些因素,又发扬了中国画意境营造的妙谛,属当时吸收西洋画法的中国画的上乘之作。堪称书法大家的孔继涑,他曾广泛搜求历代书法名迹,精工制成号称“百一帖”的《玉虹楼法帖》,为古代书法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书法作品如入选的《楷书·魏晋轴》《行书·谷园题跋轴》《行书·玉壶轴》《行书·诗册(一)(二)》《隶书·七言律诗轴》等,可谓均臻于运笔精微、取法高古、功力深湛、风神端穆之境,堪称书品佳作。另清一代书法名家桂馥,也是我国书法史上贡献卓著、传世书作颇多的大家,特别是他的隶书,张维屏曾赞之为“百余年来,论天下八分书,推桂未谷第一”。试看他的《隶书·缅想轴》《隶书·第五超宗联》《隶书·左丘轴》等均运笔朴厚、结体开张、气象雄浑、气势宏博,即使当今名家,也未必有人可及。黄易,是又一位书画篆刻兼擅的大家。曾访得嘉祥武氏墓群刻石、名列西泠八家之一。其《访碑题跋册》和《水墨访碑名迹》,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他的访碑过程和收获,他的《水墨昭武山石室图》和《笻屐访碑图》,或淡墨皴染,或细笔勾勒,均为水墨山水上乘杰作。其行开现代考古之先河,其作既具极高的学术价值、亦具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外孙李璿也得其真传、兼擅书画,入选《行书·手札》,写的从容自如、气定神闲,颇有黄易遗风;而与李璿同里、互为师友的戴鉴是又一位山水里手,仅从其三幅《水墨山水扇面》和五幅《水墨山水立轴》来看,或意境开阔,或浑厚苍茫,或松秀空灵,萧疏静谧,堪称山水大家。民族英雄林则徐1831年曾任济宁运河总督,其高尚品格精神和醇厚刚健的书艺理所当然地“作为闪光的一页载入济宁史册”。他既是抗击外侮、力行禁烟、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民族英雄,又是力主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还是清后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和书画家。如此高尚丰厚而博大的思想品格素养,发之为书画作品,就决定了其总体丰厚而博大、醇正端严的艺术品格。仅从入选的《行书·静坐清风联》《行书·观操守轴》《行书·海纳壁立联》《行书·惜食求名联》《楷书·袖中庭外联》五幅书作看,或端严工整、或灵动秀逸、或醇和雅致、或雍容静穆……皆品格自高、极具书卷气,使人肃然起敬,又给人极其丰厚的审美感受。此外,作为封疆大吏的刘韵珂的《楷书·清閟英光联》,历嘉庆、道光、同治三朝大臣孔繁灏的《行书·夫显轴》,才华出众兼擅书画的才女毕景桓的工笔花卉,唐传猷的隶楷,松年的楷书,孟广晋的隶书,唐承烈的行楷,号“古邾女史”唐秋岩的北碑书法,孙毓溎的行书,孙如僅的楷书,张琢的花卉图册,孙毓汶的行楷扇面,孔令贻的隶楷,等等,均为书画上乘精品。进入近现当代,亦是名家佳作不断纷呈。如:著名漫画家马星驰的水墨山水,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靳云鹏及其弟靳云鹗的行书,最后一任国务总理潘复的小楷,高僧空峒的行书四条屏,社会活动家孔祥柯的甲骨文轴,山东名家吴天墀的水墨《群鹿》《虎》《松鹰》图轴,书画兼擅的名家孙育孺的水墨设色花鸟画轴及小品,山东画家孙小瑜的花卉博古四条屏,曲阜硕儒陈松谷的行书,书画家刘枕青的水墨山水,文教名家屈万里的行楷手稿、信函,齐白石入室弟子傅星伯的水墨花鸟,当代艺术名家包备五的隶书、草书轴联……等等,都是令人过目难忘的书画佳作。特别是书画兼擅的名家杨象宪的《水墨设色荷叶翠鸟轴》《水墨设色花鸟斗方》、《水墨花鸟图轴》《水墨竦身思狡兔轴》《水墨荷开水殿香横披》等等,表现出深厚的书画功力、精湛的艺术修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堪称当代书画大家。另外还有杨昌峰的水墨设色山水轴、横披、斗方,陈我鸿的水墨山水斗方、图轴,刘之的水墨山水和行草书法,姜葆夫的行草书法等,均笔沉墨饱、情深意隽,颇有大家气度,限于篇幅,兹不一一赘评了。
文图并茂、史评互融,这是本书的另一特点。书中作者均配有简括扼要的小传,作品旁都加以简捷精要的点评,文图互补,史论结合,不仅凸显了全书的美学艺术风貌,也提高了全书的史论学术价值,是一本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的好书,也是一本不仅对济宁、而且对山东和全国的文化艺术建设做出了贡献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