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应从事传统文化传播及发展工作的青年热烈邀请,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11月6日下午在济南三箭孔子文化大厦一楼孔子学堂以“遇见孔子 发现自己”为主题,结合自身工作生活经历做专题讲座,与青年朋友们畅谈“成长”。
“现代人忙于工作和学习,除了父母和关系近的朋友,想来一般不跟人啰嗦;但是考虑到重要的话要说三遍,我在盛情难却之下,明知老生长谈也得谈,重复也是一种力量。”讲座伊始,王大千以诙谐幽默的开场白开始了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的讲座,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王大千在讲座中说,孔子的话没有新话,但是我们每一次读都能有新的发现。《论语》也不是教人知识的书籍,它告诉大家的是一种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方法。从事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的人,每天上下班都会遇见孔子,有没有想一想,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为了什么?其实就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也好,从事文化传播也罢,都是对自己的发现和认识,都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自己的问题和中国的问题。
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学国学看到漫画家蔡志忠的《孔子说:仁者的叮咛》,孔老夫子两千多岁了,它的话语还不断引导者我们。我也年过半百,但我也是从青年时期走过来,也年轻过。今天就围绕着主题,围绕着自身的生活,围绕着自己的体会、围绕着所从事的工作,也围绕着我们每一个同事的工作生活家庭乃至情感,作为一个过来人,谈一谈青年的成长。
王大千从大时代的背景说起,告诫青年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不能停止学习和成长,不能拿青春来等明天或者赌明天,时代潮流不断变化,青年人要跟上时代,不断成长;在成长当中,青年人也要懂得抓住其中不变的东西,学会“温故而知新”。要明白,学习国学是为了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对自己有有办法。青年人遇到问题不要总是抱怨,凡事从自身找原因,学会推功揽过。
结合青年人的成长规律,王大千给出了青年人要做好人生的“五个一”工程:读通一本好书、找对一个人、走好一条路、安好一颗心、建好一个家。王大千说:“这人生的五个一工程,青年人要努力做到,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只要守住这关键的几步,一般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谈及当今世界的趋势,王大千认为,互动、流动、共享是主要趋势,青年人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新的时代要有新常态,虽然是常态,但确是“新”的,青年人要注意把握。“孔子说五十知天命,从时间和健康成本来讲,这个时候的人就不要跟自己的命运作对了,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而要知命,就要知道‘命’有生命、使命多种形式,首先要认清楚你到底要做什么事情。这是我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人的实践和体会。”王大千说。
本次活动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组织,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康承宝主持此次活动。对于这场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理论性的讲座,康承宝总结说,这场讲座是对青年朋友成长、成功、成才的期望,也指出了青年成长规律,传授了一些人生成长的经验,值得青年人借鉴。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召开不久,这个时代给了青年人大好的机遇与挑战,青年人要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起来,创造美好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
王大千,现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秘书处党委书记,《孔子研究》编委会主任,《儒风大家》总编辑;曾任《齐鲁晚报》副总编辑、《生活日报》总编辑,山东新闻大厦董事长,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经理,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首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文化人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社会兼职有,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副秘书长,《儒藏》编委会秘书长,团中央青年之声国际联盟主席,山东财经大学教授等。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做“遇见孔子 发现自己”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